1932年7、8月间,一支以工农群众为主体并有士兵、学生、地主、资本家等各阶层参加的红枪会,在汤旺河畔揭竿而起,迅速漫延到全县的各个角落。
在格节河金矿中,有许多山东人,他们不仅继承了前辈反抗外国侵略的光荣传统,而且还继承了操练武功和气功的本领。
他们在格节河也自发地组织起了红枪会。格节河金矿局经理刘纪三、黑金河金矿经理宋竹梅,赞扬红枪会的爱国精神,
![]()
支持其抗日,献出了许多旧废锹镐,用以打造扎枪和梭镖。由于金矿局的支持,许多矿工都自愿地参加了红枪会。
红枪会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抗日武装组织,各股大小不同的团体以法师为骨干,相信"法"的威力。认为只要信"法",就能"刀枪不入"。
他们使用大刀、扎枪等原始兵器,并不畏惧"洋人"的钢枪、大炮。在临战之前,红枪会员闭目合指,复话咒语,以镇静情绪,坚定杀敌必胜的信念。
汤原洼大岗的黄学红枪会在一次战斗中,朱法师受伤,子弹未穿透,被认为是"法"的作用,一时红枪会的名声大振,传遍了汤原县。
![]()
格节河金矿许多工人参加了红枪会,但也有人不相信吃符念咒能"刀枪不入"。
1933年1月,黑金河金矿经理宋竹梅被推选为汤原县红枪会的总指挥,率领五六千红枪会会员,手持大刀、长矛去攻打佳木斯。
但终因领导动摇,指挥不力,造成了失败的结局。一些红枪会会员撤回格节河金矿后,又先后参加了各种反日武装队伍。
汤原红枪会的抗日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在民族危急的严重关头,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同日本关东军英勇搏斗,
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汤原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