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2018年春天,一场前所未有的家庭官司震惊了整个社区。
法庭上,52岁的张建国拄着拐杖,颤抖着声音说:
“法官,我们只是希望他能承担一点责任。”
对面,28岁的张志强冷冷回应:“小宇不是我生的,凭什么要我来养?”
为了4岁孩子的抚养费,父母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
就在所有人以为胜负已定时,张志强突然掏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的文件让全场哑然失声...
![]()
01
2018年的春天,张家的生活笼罩在阴霾之中。这个原本平静的四口之家,因为一场意外变得支离破碎。
张建国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右腿上打着石膏,脸上写满了愁容。
作为一名52岁的工厂技术工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年纪失去工作能力。
去年底的那场工伤事故,不仅让他的右腿落下了残疾,更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建国,医生说了,你这腿至少要休养半年才能重新工作。”李美玲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粥。48岁的她原本在附近的超市做收银员,但是为了照顾受伤的丈夫和年幼的小儿子,不得不把工作时间从全职改成了兼职。
“半年?”张建国苦笑着摇摇头,“家里的开销这么大,我们怎么撑得过半年?”
四岁的张小宇正在地上玩着积木,天真无邪的笑声在这个沉重的家庭中显得格外刺耳。这个孩子是李美玲在44岁时意外怀孕生下的,与大儿子张志强相差整整24岁。张小宇的到来本应该是家庭的喜悦,但是在这个经济紧张的时期,他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志强这个月的工资什么时候发?”张建国问道。
“应该快了吧。”李美玲坐在丈夫身边,“他在那家广告公司干得不错,月薪8000块呢。”
“8000块?”张建国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那他应该能帮帮我们吧?”
李美玲没有回答,她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张志强从小就是家里的骄傲。他成绩优秀,是全家人的希望。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工作。在外人看来,28岁的张志强是个成功的年轻人——有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还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
那天傍晚,张志强回到家中,脸上带着一天工作后的疲惫。
“志强回来了。”李美玲连忙起身,“快坐下,妈给你热饭。”
“嗯。”张志强简单地应了一声,目光扫过父亲腿上的石膏,眉头微微皱起。
“爸的腿怎么样了?”他问道。
“医生说还需要休养很长时间。”张建国慢慢地说,“志强,爸想和你商量个事。”
张志强放下手中的包,看着父亲:“什么事?”
“你看,爸现在不能工作,妈又要照顾我和小宇,家里的收入...”张建国停顿了一下,“你能不能每个月给家里一些钱?就当是帮忙照顾小宇。”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张志强的表情变得复杂,他看了看正在玩积木的弟弟,又看了看满脸期待的父母。
“每个月多少?”张志强问道。
“不多,就2000块。”张建国小心翼翼地说,“主要是小宇的奶粉钱、尿不湿、还有以后上幼儿园的费用。”
“2000?”张志强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爸,我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还要准备结婚的钱。我哪里有多余的2000块?”
“志强,小宇是你弟弟啊。”李美玲走过来,“你小时候,爸妈为了供你上学,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现在爸妈有困难了,你...”
02
“妈,我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张志强打断了母亲的话,“但是小宇不是我生的,为什么要我来养?”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刺进了张建国和李美玲的心。
“他是你弟弟!”张建国的声音颤抖着,“血浓于水,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血浓于水?”张志强冷笑,“那你们生他的时候怎么不考虑经济能力?现在生不起就让我来承担?这公平吗?”
“志强!”李美玲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你怎么能这么说?”
“我说的是实话。”张志强站起身来,“我有我的生活,我也要结婚生子,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我不可能永远给你们当免费的提款机。”
“我们什么时候把你当提款机了?”张建国艰难地站起来,“我们只是希望你能在家庭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援手?每个月2000块,一年就是24000,十年就是24万。”张志强快速地算着账,“这不是援手,这是把我拖下水。”
“志强,你听爸说...”张建国想要解释。
“没什么好说的。”张志强拿起自己的包,“我还有事,先走了。”
“志强,你站住!”李美玲追了上去,“这事没完,你必须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的答复很明确。”张志强头也不回,“小宇不是我的责任。”
门被重重地关上,留下了沉默的客厅和正在哭泣的父母。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家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每当张志强回家,总是会爆发激烈的争吵。
“志强,你就不能体谅一下爸妈的难处吗?”李美玲几乎是哀求着说。
“我也有我的难处。”张志强的态度依旧坚决,
“我要还房贷,还要准备结婚,女朋友家要求的彩礼就是20万。我哪里有多余的钱?”
![]()
“那小宇怎么办?”张建国拄着拐杖,声音哽咽,
“他才4岁,什么都不懂。”
“那是你们的问题。”张志强冷冷地说,
“生他之前为什么不考虑这些?”
“你...”张建国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美玲更是直接哭了出来:“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白眼狼,白眼狼啊!”
“随便你们怎么说。”张志强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反正我是不会出这个钱的。”
这样的争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张志强变得越来越少回家,即使回来也是匆匆忙忙,避免与父母正面冲突。
2018年3月的一个周一早晨,李美玲陪着张建国走进了法院的大门。
“美玲,你确定要这么做吗?”张建国最后问了一遍。
“除了这个办法,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李美玲的眼圈红红的,“我们已经和他好好说了这么久,他就是不听。”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张建国有些犹豫。
“会不会什么?会不会伤害父子感情?”李美玲苦笑,“现在还有什么感情可言?他眼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家。”
他们走进了律师办公室。接待他们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律师,姓王。
“你们想要起诉自己的儿子?”王律师有些惊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03
张建国将家里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
“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成年子女确实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王律师思考了一下,“你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还涉及到对幼子的抚养。”
“那我们能胜诉吗?”李美玲急切地问。
“理论上有一定的胜诉可能。”王律师说,“不过,你们确定要这样做吗?毕竟,法律可以解决经济纠纷,但是家庭关系...”
“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张建国坚决地说。
一周后,张志强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什么?”张志强看着手中的传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居然告我?”
他的女朋友刘晓敏也被震惊了:“志强,这是真的吗?你父母真的把你告上法庭了?”
“看起来是真的。”张志强苦笑着摇摇头,“我真没想到他们会走到这一步。”
“那怎么办?”刘晓敏担心地问,“如果败诉了,你真的要每个月给2000块钱吗?”
“不可能。”张志强的态度很坚决,“我会找律师应诉。法律上我没有义务抚养我弟弟。”
第二天,张志强就联系了一位专业的律师。
“张先生,您的情况我了解了。”律师李先生说,“从法律角度来说,您确实没有直接抚养弟弟的义务。但是,如果法院认定这是赡养父母的一部分,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什么意思?”张志强问。
“就是说,如果法院认为您父母因为要抚养幼子而导致经济困难,要求您承担部分费用作为赡养义务的体现,这在法律上是说得通的。”李律师解释道。
“那我们的胜诉几率有多大?”
“五五开吧。”李律师老实地说,“关键看法官怎么理解这个案子。”
张志强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
开庭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那是一个周三的上午,春光明媚,但是法庭内的气氛却异常紧张。
张志强穿着一身深色的西装,坐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李先生坐在他身边,正在整理着文件。
对面的原告席上,张建国和李美玲显得有些紧张。张建国的腿还没有完全康复,拄着拐杖。李美玲穿着一件朴素的外套,眼圈红红的,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旁听席上坐满了人,有张家的亲戚,也有邻居们。这个案子在他们的社区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现在开庭。”法官王庭长敲响了法槌。他是一位50多岁的男法官,威严而公正。
“原告请陈述诉求。”王庭长说道。
张建国的律师站起来:“尊敬的法官,我的当事人张建国、李美玲要求被告张志强每月支付2000元,用于抚养未成年人张小宇。理由如下:第一,张建国因工伤失去劳动能力,家庭收入骤减;第二,李美玲因照顾伤患和幼儿,无法全职工作;第三,根据法律,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父母因抚养幼子而经济困难时,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被告方请陈述。”王庭长看向张志强一方。
04
李律师站起来:“尊敬的法官,我的当事人张志强认为,法律没有规定成年子女有抚养兄弟姐妹的义务。张小宇是原告的子女,应由原告承担抚养责任。被告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赡养父母,但不应承担抚养弟弟的责任。”
“原告方,请出示证据。”王庭长说。
张建国一方的律师出示了医院的诊断书、张建国的收入证明、李美玲的工作变更证明等等。
“这些证据证明,原告方确实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经济困难,而且这种困难主要是因为要抚养未成年子女张小宇。”律师说。
“被告方,请出示证据。”
李律师出示了张志强的收入证明、房贷合同、结婚筹备的相关费用清单等。
“这些证据证明,被告虽然有一定收入,但是也有相应的经济压力,没有多余的资金承担额外的抚养义务。”李律师说。
“现在进行法庭辩论。”王庭长宣布。
双方律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张建国一方的律师强调家庭责任和道德义务,而张志强一方的律师则坚持法律条文和个人权利。
“血浓于水,家庭成员应该相互扶持。”原告律师说。
“法律就是法律,不能用道德绑架。”被告律师反驳。
辩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都不肯让步。
“现在请当事人进行最后陈述。”王庭长说。
张建国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声音颤抖:
“法官,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伤害父子感情,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
小宇还那么小,他需要奶粉,需要尿不湿,以后还要上幼儿园、上学。
我们老两口实在是力不从心了。志强是他哥哥,我们希望他能承担一点责任。”
![]()
李美玲也站了起来,眼泪直流:“法官,我们不是贪财,我们只是希望小宇能有一个正常的童年。我们养大了志强,现在希望他能帮助弟弟,这过分吗?”
旁听席上有人开始议论,有的同情父母,有的理解张志强。
轮到张志强陈述了。他慢慢站起来,神情复杂。
“法官,我不是不孝顺,我也不是不关心家庭。”张志强说,“但是,小宇不是我生的,凭什么要我来养?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也要结婚生子,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如果我现在承担了这个责任,那我以后还能有自己的生活吗?”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坚决:“法官,我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赡养父母,但是我不能接受抚养弟弟。这不是法律义务,也不应该成为道德绑架。”
旁听席上的议论声更大了。有人指责张志强冷血,也有人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王庭长敲了敲法槌,恢复秩序。
“现在休庭,法庭将进行合议,择日宣判。”王庭长准备宣布休庭。
就在这时,张志强的手机突然响了。在严肃的法庭上,这个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抱歉,法官。”张志强赶紧看了一眼手机,是一条短信。当他看清短信内容的时候,整个人如遭雷击,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05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怎么了?”李律师小声问道。
张志强没有回答,他的眼神变得极为复杂,里面有震惊、愤怒,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法官,我刚刚收到一个重要消息,需要补充新的证据。”张志强声音颤抖着说。
王庭长皱了皱眉头:“什么证据?现在已经是最后陈述阶段了。”
“法官,这个证据非常重要,关系到整个案件的性质。”张志强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双手颤抖得厉害,“我需要展示这份文件。”
他撕开牛皮纸袋的封口,从里面拿出一张泛黄的化验单。当他看到化验单上的内容时,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父亲张建国看到这个牛皮纸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嘴唇开始颤抖:“志强...你怎么会有这个东西...”
母亲李美玲看清楚张志强手中的文件后,双腿一软,身体摇摇欲坠,差点瘫倒在地:“不可能...不可能...这个东西应该早就销毁了...”
法官看到当事人的异常反应,严肃地问道:“这是什么证据?请出示。”
旁听席上的人们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异常,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整个法庭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