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3岁的西安市民李阿姨(化名)在四川旅游时不慎崴伤了脚。身在异乡,行动不便,焦急的她通过西安市红会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平台,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并做好了回西安就诊的准备。然而,如何从高铁站顺利到达医院,又如何解决从医院大门到住院部的这段路,成了她心头新的难题。
![]()
就在线上挂号时,李阿姨注意到了医院公布的24小时患者服务热线。一个电话打过去,不仅心中的疑虑得到了清晰的解答,更让她惊喜的是,她了解到一个贴心的服务——西安北站设有红会医院的患者服务中心,可以提供接站帮助。
![]()
“当时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李阿姨回忆道。她乘坐高铁返回西安,列车抵达西安北站后,患者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早已在约定地点等候。专业的对接、温暖的问候,瞬间消除了她旅途的疲惫和伤痛带来的焦虑。在这条特殊的“绿色通道”保障下,李阿姨被安全、顺利地送达西安市红会医院。
![]()
然而,便利并未止步于医院门口。就在李阿姨担心如何忍着脚痛完成院内通行时,医务人员又向她介绍了医院内一个充满温情的角落——“爱心小屋”。这个小屋里陈列的轮椅、拐杖等康复辅助器材,并非医院采购,而是由以往在此康复出院的患者们主动捐赠的。
![]()
![]()
![]()
“医务人员告诉我,只需要简单登记,就能免费借用。”李阿姨说,“这个‘爱心小屋’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从医院门口到门诊、检查室,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被一个免费的轮椅彻底解决了。”
据悉,医院为了感谢和鼓励捐赠者,会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医院纪念品以及一定次数的免费门诊号,以此形成“爱心接力”的良性循环。一件件支具,承载着康复者的爱心与新患者的感激,让冰冷的护具充满了温度。
![]()
![]()
![]()
“以前总听人说私立医院服务好,这次亲身经历让我感慨,没想到咱们公立医院的服务也能做得这么细致、这么有人情味!”李阿姨由衷地赞叹道。从一通24小时热线带来的安心,到高铁站无缝衔接的接站服务,再到院内“爱心小屋”解决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这条环环相扣的就医服务链,让她感受到的不仅是便捷,更是被尊重、被关怀的温暖。
![]()
这条暖心的归“家”就诊路,正是西安市红会医院秉承“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24小时患者服务热线,是随时待命的“咨询前哨”;高铁站患者服务中心,是主动延伸的“服务触角”;而院内“爱心小屋”,则是医患同心、传递温暖的“爱心驿站”。它们共同构成了医院患者服务中心的核心服务体系,切实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就医环节,真正破解了患者从院外到院内的种种难题,让公立医院的优质服务变得可感、可知、可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