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家人,真的会因为钱翻脸不认人吗?
这话以前张阿姨是绝对不信的,她一直觉得亲情比钱财重要得多。
可到了64岁这年,她意外中了百万彩票后,却发现儿子的小心思让她彻底傻了眼。
1
五月的微风还带着点凉意,轻轻吹过张阿姨花白的头发。
“青椒三块一斤,刚摘的,可新鲜了!”
兴旺菜市场里,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很,张阿姨提着布袋,在摊位间穿梭挑选。
今天儿子一家要回来吃晚饭,她得张罗一桌拿手的菜,让大家吃得开心。
“儿子老嫌我做的菜不好吃,儿媳妇更是直接叫外卖。”张阿姨叹了口气,暗下决心,“今晚说什么也得露一手。”
她在卖鱼的摊前停下,指着一条鲫鱼问:“这条鱼多少钱一斤?”
“二十五块一斤,活蹦乱跳的,保证新鲜!”摊贩麻利地抓起鱼,笑呵呵地回答。
“给我挑一条,别太大就行。”
付完钱,张阿姨正准备走,身后有人喊了她一声。
“张阿姨!在这儿碰上你,真是巧了!”李大爷拄着拐杖,笑眯眯地走过来打招呼。
李大爷是小区里一起晨练的老伙计,退休前是小学老师,性格特别随和。
“李大爷,您也来买菜啊?”张阿姨笑着回应。
“对,顺便溜达溜达。”李大爷压低嗓子,神秘地说,“你听说了没?咱们小区老陈昨天买彩票中了五万块!我头一回听说身边人中奖的事儿。”
“真的?那运气也太好了吧!”张阿姨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
“可不是!我亲眼瞧见他昨天请大伙儿吃饭,乐得合不拢嘴。”李大爷笑呵呵地说。
聊了几句后,张阿姨跟李大爷道别,继续逛市场。
走到市场门口,她瞥见一个彩票站,门口围了一堆人。
![]()
“来试试运气吧!昨天这儿刚有人中了大奖!”彩票站的小伙子热情地吆喝着。
张阿姨平时从不沾这些东西,总觉得买彩票就是白扔钱。
可今天不知怎么的,她竟然走了过去。
“给我拿一张吧。”她掏出钱包,递过去二十块钱。
拿到彩票,她自嘲地笑了笑:“真是昏了头,钱往水里扔呢。”
随后,她随手把彩票塞进钱包的夹层,赶紧回家准备晚饭。
其实,张阿姨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儿子赵刚在一家装修公司上班,儿媳陈芳是小学老师,一家三口跟张阿姨挤在一套老旧的两居室里。
张阿姨每月的2800元退休金,基本都补贴给了家里,还得负担外孙的各种兴趣班。
晚上六点半,一家人围着饭桌坐好,张阿姨端上最后一道红烧鲤鱼,满怀期待地看着大家。
陈芳夹了一筷子鱼肉,皱着眉说:“妈,这鱼有点腥,小宝估计吃不下。”
“啊?卖鱼的说这鱼挺新鲜的呀。”张阿姨愣了愣,不解地问。
“您做了这么多年饭,挑鱼还不会吗?”陈芳语气有点不耐烦,“我说了好几次,买鱼得看鱼鳃和眼睛,您看没看?”
儿子赵刚低头刷手机,压根没搭腔,好像桌上的小争执跟他没半点关系。
张阿姨不想跟儿媳吵,压下心里的不舒服。
“是我疏忽了,下次我一定注意。”她挤出一个笑,尽量缓和气氛。
吃完饭,张阿姨收拾好厨房,坐在沙发上歇口气。
电视上正在播彩票开奖节目。
她擦干手,忽然想起白天买的彩票,便从钱包里掏出来,随手对着号码。
“15、28、04、39、22、47...”
她整个人僵住了,手抖得厉害。
再核对一遍,又一遍...
“我的天...”张阿姨喉咙发紧,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
“九十五万...”
这个数字让她头晕目眩,九十五万对她来说简直是天价,她一辈子攒的钱也没这么多。
深吸几口气,她赶紧把彩票藏好,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事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理。
夜里,张阿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各种想法。
她可以用这笔钱买个小房子,不用再看儿媳脸色;可以去旅旅游,这辈子她都没出过远门;还能补贴儿子一家,让他们日子好过点...
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如果儿子知道她有这笔钱,会是什么反应?
这些年,儿子对她越来越冷淡,结婚前还是个贴心的小棉袄,现在却像换了个人,从不帮她说话。
张阿姨想起前几天在小区聊天时,李大爷讲的一个故事:一个有钱的老头假装破产,结果只有小女儿愿意照顾他,其他儿女全躲得远远的。
“要不...我也试试看?”这个想法一闪而过,却在她心里扎了根。
2
第二天早上,张阿姨发现家里空荡荡的。
手机里有一条赵刚发的消息:“妈,我们带小宝出去玩了,您自己热热剩菜吃吧。”
张阿姨无奈地摇摇头,把手机扔到一边。
她下定决心,要试探一下儿子的真心。
接下来一周,张阿姨开始在儿子面前装病:整天没精打采,咳嗽个不停,吃饭也少得可怜。
“妈,您没事吧?”晚饭时,赵刚终于抬头问了一句,不过眼睛还是盯着手机。
“可能有点小毛病,没啥大事。”张阿姨轻描淡写地回答,偷偷瞄着儿子的反应。
“那您多喝点热水,早点睡吧。”赵刚随口敷衍了一句。
陈芳从厨房探出头:“妈,您咳嗽能不能戴个口罩?小宝下周有考试,可别让他生病了。”
张阿姨点点头,心里却一阵酸楚,没人真正在乎她的身体,只担心她会不会拖累他们。
![]()
这天晚饭,她故意把碗摔到地上,然后捂着胸口,装出痛苦的样子。
“妈!”赵刚总算放下手机,紧张地跑过来,“您这是怎么了?”
张阿姨一脸痛苦地靠在椅子上,声音虚弱:“胸口疼...最近老是这样,今天特别严重...”
“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赵刚皱着眉问。
“去过了...”张阿姨喘着气说,“前天社区的王医生给我检查了,说情况不太好,让我去拿详细报告...”
赵刚和陈芳对视一眼,张阿姨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眼中混杂着担忧和烦躁的神情。
“到底啥问题?严重吗?”陈芳急切地问,声音里透着焦虑。
“王医生没说具体啥病,只说等报告出来再说...”张阿姨低声回答,暗中观察他们的反应。
三天后,张阿姨拿出精心伪造的“诊断报告”,上面全是复杂的医学术语。
“王医生说我可能是肺部有肿瘤,建议去大医院复查。”她故作平静地说,仔细盯着儿子的表情,“他说可能得动手术,还要做放疗化疗...”
赵刚脸色瞬间煞白:“肿瘤?是癌症吗?”
“王医生说发现得早,治好的希望还挺大,就是治疗费可能不便宜...”张阿姨声音低沉。
“大概得花多少钱?”陈芳直接问道。
“少说也得四十五万吧...”张阿姨叹了口气。
屋子里顿时安静得吓人,赵刚和陈芳又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犹豫和不安。
“妈,您先别急,我跟陈芳商量商量。”赵刚打破沉默,语气有些沉重。
当晚,张阿姨在房门外听到了儿子和儿媳的争吵。
“四十五万?你开玩笑吧!咱家哪有这么多钱?房贷还压着,小宝的补习班一个月三千,你那点工资够干啥?”陈芳的声音尖锐刺耳。
“可她是我妈啊...”赵刚的声音透着犹豫。
“你就想着你妈!就不管我们一家怎么办?醒醒吧,咱家拿不出这钱!让她回老家得了,她还有农村医保,老家报销比例高。”陈芳毫不客气地说。
“老家医疗条件差,妈年纪也大了...”赵刚小声反驳。
“那你有啥好办法?除非你能变出四十五万!她老家不是还有房子吗?让她回去住,治病也方便。”陈芳冷冷地说。
赵刚沉默了,没再吭声。
张阿姨站在门外,心像被刀割一样疼,她从没想过儿子会这么轻易被说服。
![]()
第二天早餐,赵刚吞吞吐吐地开口了:“妈,我跟陈芳商量了,觉得您回老家治病可能更好,那边环境清静,医疗费也便宜...”
张阿姨震惊地看着儿子:“老家医院哪有城里好?在这儿治不行吗?”
“妈,我们实在没办法,哪有钱给您治病?您在这儿万一把病传给小宝怎么办?”赵刚的语气硬了起来。
张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我不想回去。”
赵刚脸色一沉:“您这是啥意思?我们家现在这情况,根本拿不出四十五万!您是想拖垮我们全家吗?”
陈芳在一旁火上浇油:“妈,您也为赵刚想想吧,他工作那么累,压力那么大,小宝成绩还跟不上,我们已经够烦了...”
“那我自己想办法,不麻烦你们,让我住在这儿就行。”张阿姨强忍泪水说。
“您能有啥办法?”陈芳冷笑,“赖在这儿,把病传给我们怎么办?”
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赵刚说出了一句让张阿姨心碎的话:“妈,您要是不回老家,就只能搬出去住了,我们实在没能力照顾您。”
张阿姨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亲儿子,那个小时候黏着她撒娇的小男孩,竟能说出这么绝情的话。
悲伤和失望涌上心头,但她强撑着擦干泪,挺直了背。
“好,既然你们这么说,我马上收拾东西走,绝不麻烦你们。”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却透着让人心疼的尊严。
3
当天下午,张阿姨收拾了一个小行李箱,只带了几件衣服和日常用品。
临走前,赵刚塞给她一千五百块钱,眼神却始终躲闪,不敢看她。
“妈,您...多保重。”赵刚低声说。
张阿姨没吭声,默默拖着行李箱,离开了这个不再欢迎她的家。
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她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走出小区,她在对面的长椅上坐下,茫然地不知道该去哪儿。
该找谁?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她拨通了老朋友王阿姨的电话。
“啥?赵刚把你赶出来了?就因为你生病要花钱?”电话里,王阿姨气得直骂,“你先来我这儿,咱慢慢想办法!”
张阿姨拖着行李箱,来到王阿姨家。
“这儿子怎么能对亲妈这么狠?再难也不能不管妈啊!”王阿姨愤愤不平地说。
“可能是我以前太宠他了。”张阿姨苦笑,“现在倒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王阿姨想了想,提议:“你接下来咋办?要不去你女儿那儿?她在南区开小卖部吧?”
张阿姨点点头:“小丽和她老公周明在南区开个小超市,日子过得还行,就是离得远,平时不怎么联系。”
“那就打个电话试试!咱们这年纪,去女儿家总比你一个人回老家强。”王阿姨鼓励道。
在王阿姨的催促下,张阿姨拨通了女儿赵丽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她就哽咽了:“小丽啊...”
“妈?您咋了?是不是出啥事了?”赵丽一听母亲的声音,立马急了。
张阿姨把事情大致说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是赵丽愤怒的声音:“哥怎么能这样!太离谱了!妈,您别急,我和周明这就去接您!”
三个半小时后,赵丽和周明开车赶到王阿姨家。
一见面,赵丽就紧紧抱住母亲:“妈,对不起,我应该常回来看您的,跟我回家吧。”
看着女儿焦急的眼神,张阿姨心里一暖,但还是有些担心:“我去你家,会不会给你们添乱?”
“妈,您说啥呢!您是我妈啊!”赵丽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家地方不大,但肯定有您住的地方!”
张阿姨感动得眼泪直打转。
“走吧,妈,咱们回家。”赵丽拉着母亲的手说。
坐在车后座,张阿姨望着窗外的街景,心情复杂极了。
这场试探,她失去了儿子,却意外收获了女儿的孝心。
![]()
赵丽家是个90平米的三居室,算不上豪华,但收拾得温馨又整洁。
赵丽和周明有个八岁的儿子小宇,刚上小学二年级。
“外婆!”一进门,小宇就兴冲冲地跑过来,扑进张阿姨怀里。
“好宝贝。”张阿姨蹲下身,慈爱地摸着外孙的头。
“外婆,我可喜欢跟你玩了!”小宇笑得特别开心。
张阿姨眼眶又湿了,这么单纯的孩子,没有任何算计,只有满满的喜欢。
赵丽给母亲准备了一间亮堂的小房间:“妈,您就住这儿,有啥需要随时跟我说。”
周明也热情地说:“妈,钱的事您别操心,我跟小丽商量好了,不管多少,我们都会想办法,实在不行就贷款,肯定能凑齐。”
张阿姨惊讶地看着他们。
女儿家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如儿子家,却愿意为她付出这么多,这种无私的爱让她心里暖洋洋的。
当晚,张阿姨洗漱完,坐在床边,拿出那张彩票,决定是时候跟女儿说实话了。
既然女儿在她最难的时候愿意接纳她,这笔意外之财,应该跟她分享。
4
第二天早餐时,张阿姨把一切和盘托出。
“其实...我根本没生病,这只是对你哥的一个试探。”她忐忑地看着女儿的反应,“还有...我中了彩票,九十五万。”
她把彩票放在桌上,赵丽和周明震惊得说不出话。
“妈,您说啥?”赵丽瞪大眼睛,还没缓过神。
“我想看看赵刚是不是真心对我,所以假装得了重病,结果...你们也看到了。”张阿姨苦笑了一下,“这张彩票是我前几天随便买的,没想到中了九十五万。”
赵丽却没太在意彩票,而是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妈,您真的没事?太好了!您说生病的时候,我都吓死了!”
张阿姨眼含热泪:“我只是想搞清楚,在儿子心里,我这个妈到底值不值他付出,现在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那这彩票咋办?”周明小声问。
张阿姨毫不犹豫地说:“给你们吧,你们在我最难的时候愿意帮我,这钱该归你们。”
赵丽连忙摆手:“不行,妈,这是您的钱,您自己留着吧。”
“我已经决定了。”张阿姨语气坚定,“这钱给你们,一是感谢你们,二也让我自己安心。”
可女儿和女婿死活不要。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张阿姨先把钱存起来,留着养老用,女儿以后有需要再跟她借。
日子平静地过了半个月。
张阿姨在女儿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尊重。
小宇每天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就缠着外婆讲学校里的新鲜事;赵丽下班后常带母亲去附近公园遛弯,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这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就被打破了。
那天,张阿姨正和小宇在家玩游戏,门铃突然响了。
赵丽去开门,紧接着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听到外面的声音,张阿姨瞬间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