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曾是一位从零开始,凭借一张800万元“白条”逆袭崛起的空调行业传奇人物。
2. 在事业巅峰时期,他敢于公开挑战董明珠,豪言要制造出“全球最顶尖的空调产品”。
3. 如今却因企业巨亏14亿元、个人背负近4000万元债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4. 这位曾经的“空调大王”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转折?他现在的生活境况又是如何?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 从修空调到创立志高
6. 李兴浩的创业历程,是一段彻头彻尾的草根奋斗史。
7. 出身贫寒,少年辍学,曾靠卖冰棍维持生计,也做过布料回收的小生意,后来经营一家五金铺勉强糊口。
8. 1987年,他用积攒的资金在佛山开了一家酒楼,初期生意尚可,但空调频繁故障让他头疼不已。
![]()
9. 当时请人维修费用高昂,一次上门动辄上千元,且服务拖沓,迟迟无法解决问题。
10. 看着不断流失的利润,李兴浩决定自学空调维修技术,省下这笔开支。
11. 没想到越学越深入,他逐渐掌握了核心技能,并敏锐察觉到:修空调比经营餐饮更赚钱。
12. 1989年,他正式注册成立“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专注于空调售后服务。
![]()
13. 为赢得客户信任,他推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服务承诺:当天响应,修不好分文不取。
14. 当时家电维修市场乱象丛生,多数商家推诿拖延,而李兴浩以专业技术和诚信态度迅速打开口碑。
15. 不到两年时间,维修团队扩张至280人,成为佛山地区规模最大、信誉最好的空调维修服务商。
![]()
16. 长期与空调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对行业痛点有了深刻理解。
17. 国产机型质量不稳定,小毛病频发;进口品牌价格昂贵,动辄上万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18. 他心中萌生一个大胆想法:既然懂技术,为何不自己造空调?
![]()
19. 转机出现在1993年10月。
20. 一位名叫叶波的台湾商人看中他的运营能力,主动提出合作建厂。
21. 双方各出资600万元,在广东丰岗村筹建生产基地。
![]()
22. 1994年,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生产线启动运行。
23. 然而刚起步便遭遇行业寒冬——大型企业发起激烈的价格战。
24. 科龙等头部品牌直接降价一千多元,新兴的志高根本无力竞争,产品滞销严重。
![]()
25. 更雪上加霜的是,台商合伙人见形势不利,卷走资金和技术骨干悄然撤离。
26. 对外还散布“志高即将倒闭”的谣言,导致市场信心崩塌。
27. 法院随即冻结公司账户,工资发放迫在眉睫,上百名员工等着领薪过活,李兴浩焦虑到嘴唇溃烂。
![]()
28. 绝境之中,他将希望寄托于长期合作的供应链伙伴。
29. 在清远召开的一次供应商会议上,他眼含泪水坦言:“我从不欠账,今天打一张800万的欠条,请大家再信我一次。”
30. 凭借多年积累的良好信誉,众多供应商选择支持他,同意以赊账形式供货。
![]()
31. 这张价值800万元的白条,成了拯救企业的救命稻草。
32. 获得流动资金后,李兴浩带领团队转向三四线城市开拓市场。
33. 大品牌忽视的下沉区域,反而成为志高的主阵地。
![]()
34. 他们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单页,甚至现场用温度计实测耗电量,直观展示节能效果。
35. 实打实的表现赢得了消费者认可,销量逐步回升。
36. 那张白条几经流转,直到1998年才重新回到李兴浩手中。
37. 他一直珍藏至今,称其为创业路上最宝贵的见证。
![]()
38. 志高的辉煌岁月与潜在危机
39. 渡过初创危机后,志高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
40. 2001年,公司取得进出口资质;次年成功将空调出口海外,出口额高达4000万美元。
![]()
41. 真正推动志高腾飞的,是2009年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政策。
42. 李兴浩果断押注高效节能空调,全力参与政府采购项目。
43. 这一战略极为成功,志高中标率高达34%,远超格力与美的。
![]()
44. 光是政府补贴就拿到2.336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74%。
45. 同年,志高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完成上市。
46. 到2010年,公司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份额达到11%。
![]()
47. 与海尔、格力、美的并列为空调行业的“四大巨头”,李兴浩个人财富飙升至18亿港元。
48. 名声鹊起后,他的野心也随之膨胀。
49. 2014年的一场行业峰会上,他在董明珠面前直言:“志高空调性能优于格力三倍!”
![]()
50. 董明珠当场回应:“空调品质由压缩机决定,不是靠嗓门喊出来的。”
51. 此时的志高虽表面风光,但内部隐患已悄然浮现。
52. 公司过度依赖广告投入,研发支出微乎其微。
![]()
53. 2013年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0.85%,总额不足1亿元。
54. 核心部件如压缩机全部依赖外购,生产设备仍沿用十年前的老化产线。
55. 为了与格力抗衡,他高薪挖角对方高管,甚至重金聘请成龙代言品牌形象。
![]()
56. 广告声势浩大,但产品技术更新缓慢,用户体验提升有限。
57. 与此同时,他还热衷跨界投资:2003年斥资1亿元入股银行,2010年又投资装修公司。
58. 结果两项投资均以亏损收场,进一步消耗了企业现金流。
![]()
59. 危机降临与落幕之路
60. 依靠政策红利与营销驱动的繁荣未能持续太久,随着市场环境变化,问题集中爆发。
61. 2011年起,节能补贴逐步退出,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创新。
![]()
62. 奥克斯发力电商平台,格力、美的加大科研投入,而志高却陷入被动。
63. 此前的投资失败导致资金紧张,既无钱升级产线,也无法开展实质研发,只能继续主打低价策略。
64. 这一年,志高首次出现年度亏损,金额达1.44亿元,市场份额开始下滑。
![]()
65. 情急之下,李兴浩请来清华大学制冷专家郑祖义出任总裁,试图力挽狂澜。
66. 郑博士确实带来技术突破,带领团队六次刷新空调能效世界纪录,并推出“云空调”概念。
67. 但当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物联网生态几乎空白,“云空调”功能形同虚设。
![]()
68. 消费者认为这是华而不实的噱头,反而质疑品牌诚意。
69. 到2015年,李兴浩再度亲自主导,提出“五年实现千亿营收”的宏伟目标。
70. 为快速提升销量,推行“全员销售制”,连研发人员也被要求参与卖货。
![]()
71. 为完成指标,员工不得不压低采购成本,导致原材料品质下降。
72. 产品质量随之恶化,投诉量激增。
73. 成本压缩最终引发严重后果:质量问题全面爆发。
![]()
74.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查显示,志高空调故障率达到12%,是行业平均值的三倍。
75. 更令人震惊的是,多地接连发生空调自燃事件,安全隐患频现。
76. 接二连三的质量风波彻底摧毁品牌信誉,用户大量流失。
![]()
77. 至2018年,市场份额萎缩至2.2%,亏损扩大至4.8亿元。
78. 2019年情况更加恶化,年度净亏损高达14亿元,创下国内空调企业亏损新纪录。
79. 2020年,一场火灾事件将品牌推向舆论风暴中心。
![]()
80. 佛山某药店内一台志高空调在断电状态下突然起火,价值上万元的药品全部焚毁。
81. 店主向厂家索赔,却被推诿为“安装不当所致”,拒绝承担责任。
82. 曾经引以为傲的“终身免费维修”承诺沦为一纸空谈,类似纠纷屡见不鲜。
![]()
83. 面对日益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压力,李兴浩开启资产变现模式自救:
84. 以4.5亿元出售总部办公楼,12亿元转让工业用地,连子公司股权也被陆续抛售,共筹得约6亿元现金,仍难填补窟窿。
85. 企业危机持续升级,他的个人命运也跌入深渊。
![]()
86. 2020年,因拖欠供应商货款3960万元,志高被诉诸法律。
87. 法院对李兴浩下达限制消费令,禁止乘坐飞机高铁,不得入住星级酒店,子女亦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8. 曾经靠诚信起家的企业家,如今沦为社会意义上的“老赖”。
![]()
89. 公司银行账户被查封,员工连续三个月未能领取工资。
90. 更严峻的是,他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虽案件细节未完全披露,但已涉及刑事调查范畴。
![]()
91. 2022年4月,志高黯然从香港证券交易所退市。
92. 尽管李兴浩退居幕后,但消费者早已对其失去信心。
93. 如今的志高仍在生产部分小家电产品,但昔日空调巨头的荣光已不复存在。
![]()
94. 结语
95. 经营企业不能只追逐短期利益,更要注重长远布局;不能沉迷于赚快钱,而应夯实根基。
96. 沉下心来做产品,专注技术研发,这些看似缓慢却扎实的方式,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97. 参考文献:1. 新浪财经:《米家锁具、志高空调等智能锁抽查不合格》2025-03-05
98. 北京商报:《李兴浩涉案志高空调渡劫》2023-08-20
99. 新华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志高奏响转型“三重曲”》2017-11-10
![]()
100.
101.
1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