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地时间9月21日,菲律宾全国爆发名为“万亿比索游行”的反腐败抗议活动,单单首都马尼拉,就有约4.9万名抗议者聚集,这是总统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来遇到的最大规模抗议活动。
总统府附近,警方使用催泪瓦斯试图驱散人群,并逮捕至少49人,作为预防措施,菲律宾军方已宣布进入“红色警戒”状态,民众和政府的矛盾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拥有17万军人的菲律宾武装部队,竟然在这个敏感时刻力挺民众,难道说马科斯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他又会不会因为这场“腐败”而栽跟头?
谁的军队
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拉发表了一份声明,内容简洁却字字千钧。她宣称,拥有约17万军人的菲律宾武装部队,将效忠于“宪法和国民”。这句看似标准的政治辞令,却在微妙的措辞中隐藏了惊人的信息。
![]()
帕迪拉
她刻意回避了是否效忠于特定领导人,甚至没有提及总统马科斯的名字。这一下,所有人都听懂了,这绝非简单的中立表态,而是菲律宾军方在历史传统、内部分裂和现实危机的三重压力下,主动发出的最强信号。
这句宣言背后,藏着三重深意。它既是军方内部派系林立、无法统一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对马科斯政府经济治理失败的最后通牒,更是在两大政治家族的缠斗中,为自身攫取最大影响力的战略站位。
![]()
“忠于宪法”,这句话听起来无可指摘,但实际上,它是菲律宾军方内部深刻撕裂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安全选项。这层“宪法”保护伞,既掩盖了无法弥合的矛盾,也为未来任何一方的行动铺好了合法性的外衣。
首先是外交路线上的巨大分歧。马科斯政府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的亲美路线,不仅为美军新增了四个军事基地,还在南海问题上频频主动挑事。就在9月16日,菲律宾船只悍然强闯黄岩岛,结果在中国海警船的水炮驱离下狼狈收场。
![]()
这种激进的冒险,让军方内部另一派感到极度不安。他们担忧国家被拖入战争的风险,也对这种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是否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充满疑问。在这种分歧下,军方高层根本无法形成统一意志,去明确支持马科斯的个人决策。于是,“宪法”和“国民”就成了最方便的挡箭牌。
更深层的原因,则来自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政治遗产。马科斯上台后,迅速清洗了军方高层,撤换了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试图建立自己的控制力。然而,这一系列操作却严重激化了与中下层军官的矛盾。
![]()
在这些基层军人心中,杜特尔特的威望依旧很高。当杜特尔特被马科斯政府送交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时,一些军警甚至当场落泪,更有退役将领公开谴责马科斯的行为。这种情绪,是马科斯无法通过简单的人事任免来消除的。
因此,帕迪拉那句“忠于宪法”,巧妙地绕开了对新旧领导人的个人效忠问题,既安抚了内部庞大的“挺杜”势力,也给了马科斯一个无法反驳的台阶。它告诉所有人,军队现在不站队,但随时可以根据“宪法”来定义自己的位置。
![]()
饥饿的扳机比子弹更可怕
军队的立场转变,根源并不完全在高层的政治博弈,更多的是源于对整个社会经济崩溃可能引发全面动荡的现实恐惧。当军方说出“忠于国民”时,其潜台词再清晰不过:这个政府,已经快要无法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存了。
马科斯政府交出的经济成绩单,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他竞选时曾信誓旦旦地承诺,要把米价降到每公斤20比索,但现实是,米价从未低于38比索,甚至一路飙升至历史高点。
![]()
冰冷的数据揭示了更残酷的现实:菲律宾的饥饿率已经回到了疫情时期的水平,高达27.2%的家庭正在经历非自愿的饥饿。与此同时,今年第一季度的外国投资同比暴跌了82%,降至一年半以来的最低点。
民众的怒火,最初是由具体的腐败丑闻点燃的。一个高达17.5亿美元的防洪工程项目,回扣就占了4亿美元。另一起案件更是涉及2.5千亿比索。这些由至少15家承包商与政府高官、国会议员勾结的“幽灵工程”,导致防洪设施形同虚设,民众在台风降雨中家园尽毁。
![]()
马科斯自己也曾在国情咨文中承诺要打击“吃回扣”,但这显然成了一句空话。当民众的愤怒从对腐败的控诉,转变为对饥饿的绝望时,危机的性质就变了。
军方随即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戒”状态,全国部队进入24小时待命,所有休假一律取消。这表面上是应对抗议,实际上是防范整个社会秩序的失控。当马科斯的支持率暴跌至25%,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低时,军方有理由判断,他已经失去了稳定国家的能力。
![]()
此刻,“忠于国民”这句话,就成了军方未来可能进行干预的潜在法理依据。它暗示着,军队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国家因饥饿和动乱而彻底崩溃,而不是去保卫一个已经失去民心的政权。
权力的天平
军方这番看似模糊的表态,实则是一次极其高明的政治操盘。它成功地将自己置于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政治家族争斗的中心,迫使双方都必须小心翼翼地来争取它的支持,从而实现了自身影响力的最大化。
![]()
对于马科斯而言,这份声明无异于一道“软性枷锁”。它堵死了马科斯动用军队强行镇压抗议的道路。一旦他这么做,就等同于公然与“国民”和“宪法”为敌,会立刻背上“独裁者”的骂名,重蹈其父老马科斯在80年代被军方抛弃并赶下台的覆辙。
这等于剥夺了马科斯最强硬的执政工具,让他陷入了镇压也不是、放任也不是的尴尬境地。而对于蠢蠢欲动的杜特尔特势力,这份声明同样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
杜特尔特的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正巧妙地利用反腐议题煽动民意,将矛头直指马科斯的表弟、众议长罗穆亚尔德斯。她的弟弟保罗·杜特尔特,更是在大本营达沃市掌握着一支2.5万人的地方民兵。
然而,军方“效忠宪法”的表态,实质上就是警告杜特尔特家族,任何企图通过武装政变或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尤其是在其大本营棉兰老岛已经出现武装冲突,并有5名士兵被打死的背景下,军方的这一表态,就是为了防止局势滑向内战的深渊,迫使他们必须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进行博弈。
![]()
结语
菲律宾军方的“宪法忠诚论”,绝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内部分裂下的无奈共识,是经济崩溃前的最后警报,更是一场高风险政治赌局中的关键落子。
发展到今天,菲律宾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街头的抗议者、总统府里的马科斯、棉兰老岛的杜特尔特家族,这些曾经的棋手,如今都成了棋盘上的棋子。
真正的棋手,是那支宣称只忠于规则的17万军队,他们下一步,是继续扮演“隐形裁判”,还是亲自下场改变游戏,将彻底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而引爆这一切的,可能不再是某个惊天的腐败丑闻,或许,仅仅是下一袋民众再也无法负担的大米。
![]()
信息来源:
鲁中晨报2025-09-16《菲律宾全国军队进入“红色警戒”》
上观新闻2025-09-22《菲律宾数万人上街抗议腐败,国会领导层“地震”,马科斯表弟已辞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