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是英国经济学家E. F. 舒马赫的哲学遗作。本书基于作者对人类认知本质的探索,围绕心智模式构建认知框架,提出“世界存在层次论”与“四种认知领域”理论。
书中剖析思维局限性与真理边界,强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主张通过理解自我、他人及世界的关系实现心智跃升。作者批判现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的片面性,倡导以“理解的科学”整合逻辑与灵性认知,回归心灵整体性思考,为个体突破生存困境提供哲学路径。
![]()
章三 心智模式的进程
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与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既相似,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不难看出,在无机物的层次,除了必然性,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无生命物质是什么样子,就只能是什么样子;它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发展”的可能,没有改变性状的可能。在核子微粒的层次上,所谓的“测不准”只是必然性的另一种体现而已,因为完全的必然性,就意味着不具有任何有创造性的要素。如前所述,这就像是“零维”——一种没有价值的极致,意味着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内容。测不准的“自由”其实与自由是极端对立的,是一种只能用统计意义上的可能性方面的术语才能理解的必然性。在无生命物质的层次,没有可以集结自主能力的“内心”。我们会发现,“内心”正是自由的舞台。我们对植物的“内心”所知甚少,对动物的内心了解得多一些,而对人的内心了解得非常多,它是性格、创造力和自由的舞台。内心是由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些能力创造出来的,但我们只能直接、切身地体会到我们自己的“内心”,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自由。通过密切观察,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下意识地行动,就像一台机器。人独有的自我意识的能力处于沉睡状态,人就像动物一样,有一定的智能,但只对外界影响有所反应。只有在人运用自我意识的能力时,他才处于人的层次,自由的层次。这时他才是主动地生活,而不是被动地生活。在过去的生活中,必然性积累起了强大的力量,这些力量会左右他的行为;但他的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凹坑,他的前进方向已经有了小小的变化。这变化可能难以觉察,但诸多自我意识的时刻累积起来,就能促成许多的变化,甚至可以在某个时刻将原先的方向一举扭转。
人是否有自由,这样的问题就好比问人是否是百万富翁。此时他不是,但他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他可以制定致富的目标,也可以制定自由的目标。他的“内心”有可能成为力量的源泉,从而使自由的力量胜过必然性的力量。不难想象,有某种完美的存在总是始终如一地运用着自我意识的本领,把这种自由的能力运用到了极致,从而摆脱了必然性的影响。这就是神圣的存在,一种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权能,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