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盐碱地产出的海水稻,口感难吃却越种越多,国家为何要大力发展?

0
分享至

红通通的海水稻米粒看着就让人有食欲,但不少人尝过之后都吐槽:“这玩意儿嚼着像沙子,又糙又硬还没黏性。”

可有意思的是,一边是消费者对口感的吐槽,另一边国家却在忙着扩大种植面积。

更奇怪的是,最近淘宝上有买家晒单说 “米软回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被嫌弃的海水稻,为啥能让国家如此上心,毕竟背后可是 5 亿亩盐碱地的大文章。



从海滩野草到吨粮田:海水稻的逆袭之路

故事得从 1986 年的广东湛江说起。

当时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在虎头坡海滩考察,突然发现茫茫滩涂上居然有一株水稻在风中摇曳。

要知道,那片地的盐碱度高得离谱,普通水稻根本活不成。

陈教授当下就意识到这东西不简单,小心翼翼收集了 522 粒种子,这便是中国海水稻研究的起点。

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野草,后来会变成养活人的 “救命稻”。



其实国外早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就开始种海水稻了,但咱们中国的海水稻之路走得更扎实。

陈日胜带着团队一琢磨就是几十年,把那些海边的野生稻驯化成能稳定产量的品种。

2014 年,“海稻 86” 终于通过官方认证,亩产从最初的 100 斤硬生生提到了 300 斤,这可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到 2017 年,山东、新疆、浙江等地的试验基地纷纷传来好消息,亩产直接突破 800 斤,2019 年新疆喀什更是创造了亩产 1000 斤的奇迹。



在新疆喀什的肖尔巴格村,村民玉苏普江・买买提最有发言权。

他小时候跟着父母种地,眼睁睁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让庄稼减产,坎土曼刨下去都能粘起一大块碱泥。

2018 年,来自深圳的海水稻种子在这里试种,如今 1.3 万亩盐碱地变成了金色稻田,轻度盐碱地亩产 600 公斤,连重度盐碱地都能收 300-400 公斤。

玉苏普江说:“以前种小麦玉米苗稀收成少,现在海水稻让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

从海边野草到吨粮田,海水稻用三十多年时间完成了华丽逆袭。



盐碱地的双面改造家:边种粮边改土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说,口感不好产量再高有啥用?

这话不假,海水稻确实比普通大米粗糙,但它可不是普通的粮食作物,而是盐碱地的 “双面改造家”。

咱们得换个角度想,那些含盐量 3‰-17‰的重度盐碱地,还有有机质含量不到 1% 的贫瘠土壤,本来就是种啥啥不成的荒地,现在种海水稻不仅有收成,还能改良土壤,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对比一下其他盐碱地作物就更清楚了。

像盐地碱蓬虽然耐盐能力强,能在含盐量 1.5% 的土壤生长,可它得种 2-3 年才能让土壤盐分下降 40%,期间几乎没有粮食产出。

苜蓿作为绿肥虽然能固氮,但亩产收益远不如海水稻。

而海水稻就不一样了,它在山东东营的实验基地里,一边生长一边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3-5 年就能让土壤含盐量降低约 3%,pH 值也能明显下降。

更厉害的是,它 30-40 公分的深根系能改善土壤通气性,缓解板结,就像给土地做 “有氧健身”。



新疆的农民已经摸索出成熟的轮作模式:先种 1-3 年海水稻改良土壤,4-6 年改种大豆棉花,到第 7 年就能种普通水稻小麦了。

这种 “渐进式改造” 让盐碱地逐年升级,就像给荒地 “打副本升级”。

专家测算过,我国那 5 亿亩可开发盐碱地如果都种上海水稻,就算按亩产 600 斤算,每年也能多收 3000 亿斤粮食,这数量比很多省份全年的粮食产量都高。

想想看,既能让荒地产粮,又能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饭碗里的生态密码:藏在颗粒里的国家安全

说到底,国家大力发展海水稻,根本上还是为了咱们的饭碗安全。

虽然超市里大米琳琅满目,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还在面临城镇化挤占农田的问题。

而海水稻就像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把那些原本 “无用” 的盐碱地变成了潜在粮仓。

3000 亿斤粮食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 6 个吉林省的年产量,这对保障粮食安全来说太重要了。



而且海水稻的营养可不一般,虽然口感糙了点,但硒、铁、锌这些微量元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 3-7 倍,氨基酸含量更是高出 4 倍多。

现在商家已经开发出 “袁蒙米” 这样的品牌,有淘宝买家反馈说煮出来 “米软回甘”,看来通过加工能改善口感。

新疆莎车县还打造了 “金线米” 品牌,把盐碱地种出的大米推向高端市场,让农民增收不少。

这说明只要选对吃法,海水稻完全能从 “救命粮” 变成 “健康粮”。



更关键的是,种海水稻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在海边种植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在西北能遏制土地沙化。

新疆和田县的稻香村就是最好的例子,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现在变成了 “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 的稻田,与远处的大漠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 “种稻治碱” 的模式,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改善了生态,简直是一举多得。



看着新疆喀什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再想想那些等待开发的盐碱地,你就明白国家为啥要大力发展海水稻了。

它可能不是最好吃的大米,但却是最适合盐碱地的 “生态工程师”。

它今天长在贫瘠的滩涂上,明天可能就变成养活千万人的粮仓。



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人 “向荒地要良田” 的智慧,更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

相信随着技术进步,未来的海水稻会越来越好吃,而更多盐碱地也会变成咱们的 “米粮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低-7℃!济南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最低-7℃!济南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鲁中晨报
2025-11-14 13:15:03
52年后,78岁丁佩终于说出真相:李小龙在我床上倒了12分钟!

52年后,78岁丁佩终于说出真相:李小龙在我床上倒了12分钟!

温读史
2025-11-13 18:12:36
今夜,利空!跳水!

今夜,利空!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00:15:40
台湾的天终于塌了,民众根本无法接受!民进党要把台湾给“卖”了

台湾的天终于塌了,民众根本无法接受!民进党要把台湾给“卖”了

扶苏聊历史
2025-11-14 11:15:38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涨超1%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0:50:03
小米挖孔盖诉讼爆大瓜:证据藏反转?雷军劝退言论救得了车企吗

小米挖孔盖诉讼爆大瓜:证据藏反转?雷军劝退言论救得了车企吗

一盅情怀
2025-11-13 20:30:38
全运女单四强:孙颖莎4-0强势夺冠,陈梦获赞,朱雨玲表现抢眼

全运女单四强:孙颖莎4-0强势夺冠,陈梦获赞,朱雨玲表现抢眼

陈赩爱体育
2025-11-13 22:54:52
来啦!泰王历史性访华不忘染发,着风衣白领帅气逼人 这次没开飞机

来啦!泰王历史性访华不忘染发,着风衣白领帅气逼人 这次没开飞机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10:15:40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白梦日记
2025-11-12 21:07:30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9:29:36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4 14:54:30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3:04:25
全运会羽球男团决赛:连续挽救两个赛点,石宇奇2-1险胜世界第171

全运会羽球男团决赛:连续挽救两个赛点,石宇奇2-1险胜世界第171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4 20:37:06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4 07:09:44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用车指南
2025-11-14 10:07:46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阿天爱旅行
2025-11-13 09:47:58
一场2-0,给意大利续命了!9-0狂胜挪威=直通世界杯,小组3队出局

一场2-0,给意大利续命了!9-0狂胜挪威=直通世界杯,小组3队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14 06:13:09
2025-11-14 22:32:49
顾史 incentive-icons
顾史
多了解些历史,发现能看懂很多事
6379文章数 12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时尚
游戏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重磅!2026高考英语听力重大变化!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支持添加境外eSIM,最多可加两张

这样的“恶女”人设,真太爽了!

《COD22》获外媒满分评价!堪称现象级神作!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