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实施亮点
1.合规设计,兼顾安全与景观航标规范执行:距顶部 20 米处设置 5 米宽红色色带,向下每隔 15 米交替涂刷红白相间色带,符合民航局对高海拔构筑物的警示要求;色彩优化:选用武汉城市景观主色调体系中的 “中国红” 与 “钛白”,红色色带采用高耐候氟碳漆,白色色带添加反光玻璃微珠,夜间灯光照射下反光距离达 1 公里以上,兼顾安全性与城市美学。
2.高性能材料与工艺创新基层处理:施工前对烟囱外壁进行高压水射流清洗,清除积灰与疏松涂层,采用机械打磨修复局部破损,确保表面平整度误差≤5mm;涂层体系:底漆:环氧富锌底漆,增强烟囱混凝土基体的防锈能力;面漆:分色涂刷氟碳金属漆与反光氟碳涂料,涂层总厚度达 200μm,经耐候性测试无褪色、粉化现象;施工技术:采用定制化吊篮作业平台,配合激光标线仪定位色带边界,确保红白分色误差≤30mm,针对烟囱锥度进行曲面喷涂参数优化,避免流挂、色差问题。
3.安全与效率双保障
安全防护:作业人员配备双钩防坠器、全身式安全带,吊篮系统设置双重制动装置,每日施工前进行风速、吊篮载荷测试;
进度管控:采用 “分区分段、立体作业” 模式,将烟囱外壁划分为 6 个施工段,同步开展基层处理与涂装作业,较原计划提前;
环保措施:使用低 VOCs 氟碳涂料,施工期间采用围挡收集漆雾,确保周边空气质量达标。
二、项目成果与技术指标
航标功能性:红白相间色带在夜间灯光下辨识度达 100%,经民航部门实测,反光效果满足半径 5 公里范围内的航空警示需求;
涂层耐久性:氟碳面漆附着力测试达 0 级,耐盐雾性能通过 1500 小时测试无锈蚀,可适应武汉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
景观融合度:红色色带与电厂建筑群主色调呼应,白色色带在日间与城市天际线形成视觉协调,成为长江沿岸工业景观的标志性元素。
三、技术创新与城市价值
1.智能定位喷涂:引入无人机三维扫描烟囱曲面数据,通过 AI 算法生成喷涂路径,自动补偿烟囱锥度造成的视觉变形,色带水平度误差≤1‰;
2.城市景观协同:联合武汉规划设计院进行色彩论证,确保航标色带与周边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地标建筑形成景观呼应,实现工业设施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3.低碳施工工艺:采用光伏临时供电系统为吊篮设备供电,施工期间减少碳排放约 1.2 吨,体现绿色施工理念。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