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人们经常讨论什么最赚钱,有人说互联网,有人说房地产,有人说金融投资。
看看富豪榜,名字几乎一致:马云、马化腾、许家印、王健林、刘强东等等,这些人都是“快钱”领域的代表。
然而在山东,有一位老人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他没有互联网光环,也不炒地产,没有资本运作。
四十年来,他只专注于两个传统行业,铝和纺织。谁能想到,这条夕阳产业的路,竟让他稳居山东首富多年。
![]()
他就是张士平,被称为铝业大王和亚洲棉王,他出生在贫苦乡村,却凭一双肩膀和一股狠劲,把一个穷村变成了世界知名的工业基地。
他的一生,像一部从苦难到辉煌的教科书,少年扛棉包,青年炼厂,成年做企业,老年缔造全球产业帝国。
他用行动回答了一个问题,真正的成功,不是跟风,而是把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
![]()
1946年,张士平出生在山东邹平县魏桥村,小时候的他,家里日子异常清苦。
父母靠几亩薄地维持全家生活,粮食总是紧巴巴,偶尔吃上一顿热乎饭都是奢侈。
张士平的童年没有玩耍、没有糖果,只有饥饿和劳作。
他是家中长子,早早就扛起了养家的重任,上学对他来说几乎是奢望,温饱都难保障,更别提书本和笔墨。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镇上的油棉厂扛棉包,一个棉包少说一百斤,他每天要搬几十个。
夏天汗水湿透衣背,冬天冷风把肩膀吹得生疼,但他从未抱怨。
七八年的日子里,他的肩膀布满老茧,手掌厚实如皮革,却依旧咬牙坚持。
![]()
1968年,正值特殊时期,张士平带头号召厂里的年轻人成立红色联合战斗队,为受欺负的老师傅出头。
因为这件事,他被下放到德州农村劳动改造,任务是整修黄河河岸两道堤坝。
同行提醒他,干这个活,两天衣服准得磨破。他一听,干脆光着膀子干了四个月。
四个月下来,瘦了20斤,但带去的两件衬衫完好无损。
母亲看到他晒脱的一层皮,心疼得掉泪,他却笑着说,这点苦算什么,衣服省下来了就值。
那段日子,不仅让他身体变得更硬朗,更让他学会了一个道理,苦不是阻碍,而是磨炼。
劳动改造结束后,他回到油棉厂,工厂里依旧脏乱差,但他已然不同于其他年轻人。
别人抱怨苦累,他只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
回厂不久,老厂长注意到了这个踏实能干的年轻人,把他提拔为厂消防队长。
35岁时,张士平接手了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当时是全县最破败的厂子。
厕所没门,车间窗户全碎,地面满是灰尘,设备老旧,连基本的生产记录都不完整。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市场体制让油棉厂只有旺季能收棉花、榨油,淡季全厂停工,工人闲得无聊,生产效率低下。
张士平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如何保证厂子稳定运营,如何提高产量,如何维持工人的积极性?
![]()
他迅速找到了突破口,厂里有榨油机,不只可以榨棉籽,还能加工大豆、花生等油料。
于是,他大胆尝试,让工人们加工非棉油原料。这样一来,淡季停工的问题解决了,工厂可以全年运作。
不过,连续生产让工人抱怨声不断。
张士平没有妥协,而是推行了计件工资制度,谁干得多,拿得多,工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产量大幅提升。
接下来,他又首创上门推销的模式,不再被动等客户找上门,而是派人主动去全国各地找客户。
别的厂还在等待机会时,张士平已经抢占了市场,不到三年,原本快要倒闭的小厂,成为全国油麻行业利润最高的工厂。
张士平的秘密就在于,他总能先于别人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付诸行动。
他不盲目跟风,而是靠观察和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道路。
![]()
当全国企业都在炒房地产、进入金融领域时,张士平却坚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就是纺织和铝。
在纺织行业,他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纺织基地,世界上大部分牛仔裤布料,都出自魏桥集团,生产规模、效率和质量,让国内外同行望尘莫及。
在铝业方面,他同样打破国外垄断,做到全球最大。
苹果手机的铝合金后盖,有九成来自魏桥,他用传统产业,完成了很多人以为不可能的事。
![]()
2017年,魏桥集团营收超过3731亿,远超恒大、万科、京东等知名企业,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第三,仅次于华为和苏宁。
尽管如此,张士平始终拒绝涉足房地产和金融。
他认为魏桥没有能力驾驭这些行业,他的信念是,专注于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他用行动证明,即便是所谓的夕阳产业,只要专注和创新,同样可以创造世界级的辉煌。
![]()
张士平管理企业出了名的严厉。
有一次,一个员工偷了三颗花生米,他当即开除,另一个员工迟到半小时,他直接扣一天工资。
他在员工眼中,冷酷无情,是“铁面关公”。
可另一方面,他为员工提供了全方位保障,16万名员工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全部落实到位。
职工房最小面积90平米、三居室,他深知农村家庭三代同堂的困境,希望每家都能安心安居。
张士平还设立了奖学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大学,他创办了魏桥人自己的电视台,用于员工教育和文化娱乐。
对于员工,他严厉而温暖;对企业,他苛刻而负责。
![]()
他的个人生活极其节俭,办公室几十年没换过家具,依旧使用90年代购置的铁皮柜和旧皮沙发。
手机是一款200元的功能机,他一次性买了十部备用,用于接听员工投诉和反馈。
他不用微信、不懂电脑,但员工的声音永远能传到他耳朵里。
这种严与爱并行,让魏桥成为员工心中的家。
即便有时遭遇“委屈”,员工也不轻易离开,因为他们知道,魏桥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生活保障。
![]()
2019年5月23日,张士平因病去世。
魏桥村下起小雨,仿佛为他送别,村民动情地说,没有张董事长,我们还在田地里辛苦劳作。
从一个肩膀磨出老茧的乡村少年,到全球知名企业的缔造者,他用专注、创新和责任感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16万人的生活。
张士平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不是个人有多少,而是你能让多少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
守住自己的擅长,做好自己的事,比盲目追逐风口更重要,他的一生,是对责任、格局和企业精神的最佳诠释。
魏桥的故事,也提醒每一位创业者,不要追风口,更不要贪快钱,专注、坚持、创新与对人的关怀,才是企业和人生的长久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