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雷德福以89岁高龄去世后,朋友们不约而同开始重温他的作品。集中观看他的作品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么多好电影都是他拍的,他70年的银幕生涯里,几乎每一两年都能拿出一部完成度极高的佳作。
1969年,和保罗·纽曼合作的《虎豹小霸王》,1973年的《骗中骗》和《往日情怀》,1974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75年的《秃鹰七十二小时》,1977年的《遥远的桥》,1985年的《走出非洲》,1993年的《桃色交易》,2007年的《狮入羊口》,2018年的《老人与枪》。1980年代他转型成为导演,1982年就贡献出那部影史留名的《普通人》,1992年则是《大河恋》,1995年是《机智问答》,1998年的《马语者》。不论当演员,还是当导演和制片人,他所有的作品,都从没失过手。甚至于,他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也是重要的独立电影节,是有作者梦的影人想要投奔的地方。
他的作品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他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走出非洲》。电影最开始,屏幕被一片灿烂的景象占据,那是日出抑或是日落,都不重要,那种灿烂,静穆,扑面而来。他就站在这种灿烂景色的中心。雷德福这年都已47岁,但他扮演的丹尼斯却还是一个教人信服的情人,他俊朗,优雅,有情趣,更重要的是,他有生命力。他开着车,载着女主人公在大地上驰骋,带着她狩猎,野餐,露营,和她一起给猴子听莫扎特的音乐,最后,他开着飞机带她飞上了天。飞机飞过峡谷,苍翠的丛林,湖泊,飞过野兽奔逐的草原,在大地上投下影子,惊起湖泊上成千上万只鸥鸟。他们在蓝天上把双手交握。
还有他导演的《大河恋》,根据诺曼·麦克林恩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父子三人,在一条奔腾大河边的生活,他们静静地生活,在河里钓鱼,离去或者归来,静待生命走过去,但即便这样平静度日的愿望,也最终会被打破,而父亲给出了全片最夺人心魄的一句台词“感谢上天赐予我们内心丰沛的感情”。以及《往日情怀》《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马语者》,都是经典的好莱坞故事,也是经典的好莱坞电影手法,但却浑圆大气,每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完整的,近乎无懈可击。
![]()
是的,每次想起罗伯特·雷德福,总会想起“完整”两个字,他的人,从形貌到作品,到作品中透露的气质,都给人一种“完整的人”之感。对土地、对自然有深情,对人有爱有分寸,处事端正大方,有气度有底线,可以信赖也可以托付,又经历过世事,旁观过时代风云,有一点淡淡的沧桑感,又绝不颓废。他是加里·古柏和保罗纽曼这个理想男性体系里的成员,像是在众人的所有品质里各取了一点,平均、搅拌和混合之后成就的人,极为普通,但又极其不普通,容易被人理解,也容易成为一种人格梦想。
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几乎和他合作过的所有影人,都给了他高度的赞美,特别是女演员们,梅丽尔·斯特里普说:“一只狮子去世了,安息吧,我可亲的朋友。”和他合作过四次的简·方达说:“我无法停止哭泣,他对我意义非凡。就连成龙也说:“他是我童年的偶像,第一次见面就像多年老友。”
要说真正拿他当偶像,甚至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都亦步亦趋紧紧跟随的,那还是布拉德·皮特,布拉德·皮特和他有着同款外形,也有近乎同款的人生,他们合作过《大河恋》《间谍游戏》,皮特管他叫“职业生涯灯塔”。在当演员的同时,他还是制片人,制作了很多电影作品,从当年的《神枪手之死》《海扁王》《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生命之树》,直到今年那部大热的英剧《混沌少年时》。他也在从当年那个好莱坞的漂流者,逐渐走上“完整的人”的征途。
这种对“完整的人”的期待,遍布每个时代,只不过,在上一个一百年,这种期待被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提出来,人们用文学,用电影,用各种主张去实现它,尽管我们当下这个年代,这样有着强大魅力和完整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但当雷德福去世,人们重温那个时代造就的理想形象的时候,依然会有留恋,有期待,而期待,或许就是明日的种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