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西门子那帮人就把电用到轨道上,1879年那条实验线虽短,却开了先河。到二战后,德国铁路网一度挺壮观,总里程4万多公里,电气化部分占了三成多。
1990年两德统一,联邦铁路和东德国营铁路合并成德铁公司,这家政府控股的企业员工多达20万,分支机构上千,结构臃肿得像个大象转不过身。
投资跟不上,轨道老化严重,从1990到2023年,总里程缩水到3.3万公里,每年扔掉400多公里。铁轨锈斑点点,枕木开裂,道岔卡涩,信号灯时不时罢工,导致火车晚点成常态。2022年德铁光退票就砸了32亿欧元,乘客怨声载道。
![]()
2023年电气化率55%,2024年刚过60%,到2025年据说爬到68%左右,比欧盟平均高点,但跟瑞士奥地利那些邻居比,还差口气。
德铁的目标是2030年到75%,但进展慢,过境点电气化不足,列车换机头耽误时间。
德国人注重环保,电气化能减排,可现实里投资少,效率低,技术起源国咋就落伍了。
![]()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开始修路,用的是1067毫米窄轨,比国际标准窄点。1949年成立国铁,里程2.6万公里,员工60万,那时候蒸汽机车还当主力。
1960年代,东海道新干线开工,1964年10月1日通车,成为亚洲第一条高铁,总里程后来超3400公里。国铁后来拆分私有化,2000年前后为了省钱,拆掉不少道岔和旁轨,把复线改单线,上下行共用一条道。
现在铁路总长2.35万公里,电气化1.7万公里,率到76%。忙碌干线基本全电化,货运和长途列车八成电力驱动,地方支线还靠柴油车,乡村小站上村民提着行李上车,那画面挺亲切。日本铁路多运货,对电气化需求没那么急,但新干线成了国家名片,运行60年,安全高效。
![]()
中国铁路电气化起步晚,1958年第一条电气化线开通,1960年代宝成线试水接触网。80年代开始提速,服务经济建设,改造步伐快。到2012年哈大高铁通车,电气化里程破4.8万公里,超俄罗斯成世界第一。
技术上,重载线如大秦铁路年运煤4亿吨,日开50列2万吨列车,盈利年净110亿,超京沪高铁。2015年后电气化率过60%,新线基本全按电气化标准建。2023年总里程15.9万公里,电气化率75%,2024年稳住,2025年还是这个水平,里程超12万公里。
光伏铁路项目也在推,全国平均发电成本0.14元每千瓦时,潜力大。
![]()
对比三国,德国电气化率从起源国的光环褪色到现在的68%,问题出在投资不足和管理臃肿上。日本76%,专注高铁和干线,地方线滞后。中国75%,里程最长,增速最猛,重载技术领先。三国电气化都推动了减排,德国注重环保法规,日本强调效率,中国结合新能源如光伏。
老百姓受益最大,德国人虽抱怨晚点,但电气线运量占85%;日本新干线准点率高,旅行舒适;中国高铁网让春运不再是噩梦。
后续发展看,德国2024年启动艾菲尔线电气化,投5亿欧元,计划2030年全网75%,但过去14年只增3个百分点,挑战大。德铁继续退票机制,2022年32亿欧元例子说明问题顽固。2025年率68%,需加速。
![]()
日本新干线扩展到北海道,地方线柴油依赖,但整体76%稳固,铁路市场到2035年预计30亿美元。国铁私有化后效率高,但窄轨限速。
中国2024年铁路光伏潜力评估,利润空间大,运力强如大秦线年盈利110亿。2025年电气化75%,总里程159000公里,双轨59%,继续领跑。新能源融合,如风光发电融入电网,2024风光发电占18%,助力电气化。
都在往前,但路径不同,德国补课,日本维护,中国创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