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京津冀健儿以体育为媒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0
分享至

9月20日至21日,“津石榴”京津冀民族体育交流赛在天津市西青区李宁运动中心举行。本次赛事以民族体育为桥梁,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汇聚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众多运动员、教练员与表演团队,共同呈现了一场民族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交相辉映的盛会。

比赛在充满民族情怀与文化魅力的开幕表演中拉开帷幕。西青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带来的腰鼓表演《母亲是中华》,以激昂的鼓点和整齐的步伐,击打出新时代的奋进节奏,展现了三地群众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天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彝山欢歌》,孩子们以稚嫩的笑脸和欢快的舞姿,生动展现了热情而独具生命力的彝族风情,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极具西青地方特色的杨柳青艺术表演团队献上了民俗韵味浓郁的大头娃娃年画舞《百子闹春》,演员们以活泼生动的舞姿再现年画中的喜庆场景,引来阵阵掌声。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表演的新疆舞《鼓声响起的地方》,用灵动舞步和绚丽服饰描绘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作为西青区重要的文化标识,天津霍元甲学校学员带来的武术表演《精武英豪》震撼全场,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核心的精武精神。开幕演出在歌伴舞《相亲相爱》中推向高潮,深情表达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信念和“同心向未来”的共同心愿。

杨柳青大头娃娃舞蹈队教练兼队长张玉喜说:“能在家门口参与这样高规格的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倍感自豪。杨柳青年画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流动的文化传统。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赛场,让年画‘舞’起来、让传统‘活’下去。”

天津霍元甲学校教练杨梦园说:“精武精神代表着自强不息、爱国助人。这次表演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我们将继续加强武术教育普及,推动武术与德育、体育深度融合,助力精武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本次交流赛设有蹴球、陀螺、民族武术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场内,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运动员们全情投入,既展现高超技艺,也体现民族团结与协作精神。蹴球赛场上,运动员们全神贯注,每一次出脚都经过精心计算。球体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战术布局与精准发力引得观众阵阵赞叹。赛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爆发出热烈掌声,这项融合智慧与技巧的运动,充分展现了选手们的冷静与机智。陀螺比赛区域高手展开巅峰对决,防守方率先发力,陀螺如离弦之箭稳稳旋入赛区,嗡嗡作响的旋转声瞬间抓住全场目光;进攻方则紧盯目标,在短暂的蓄力后迅猛掷出陀螺,两陀螺相撞的瞬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每个陀螺的旋转轨迹都牵动着现场观众的心。民族武术赛场更是精彩纷呈,选手们行云流水般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刚劲有力的南拳虎虎生风,飘逸潇洒的长拳如游龙惊凤,刀光剑影间尽显武者风范。现场观众为每一个高难度动作喝彩,为每一套完整套路鼓掌,中华武术的力与美在这一刻得到完美展现。每一位运动员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也在比赛中深化了彼此的理解与友谊,生动演绎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主题。

陀螺男子团体比赛一等奖、北京队尚昆帅说:“陀螺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我们儿时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能够在这样高水平的交流赛中夺冠,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比赛中,我们不仅与京津冀三地的强队切磋了技艺,更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广这项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陀螺、喜爱陀螺,让这项古老的民族体育运动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男女混合双蹴比赛一等奖、天津队张洪光说:“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的学习和情感的交流。我们看到像蹴球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这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从青少年培养、赛事推广等方面努力,让传统体育项目焕发新的生机。”

民族武术团体一等奖、天津队张鸿皓说:“武术是中国人的魂,更是多民族共享的文化遗产。通过比赛,我们与京津冀三地的选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未来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武术、学习武术、传承武术。”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各竞赛项目圆满收官,各代表团均展现出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体育风尚。“津石榴”2025年京津冀民族体育交流赛虽已落幕,但它所促进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却深远而持久。这场比赛不仅是体育的竞赛,更是文化的盛会、团结的典礼。它再一次证明,体育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能够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未来,京津冀三地还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搭建更多元、更包容的民族体育文化交流平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西青区文化馆副馆长梁杰说:“西青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民族工作与文化事业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以创新思路挖掘传统文化与民族体育的结合点。本次‘津石榴’交流赛,正是我们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文体为媒、以交流促融合的具体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杨柳青年画‘活’起来、‘舞’起来、‘动’起来,让精武精神发展下去、‘传’下去,让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抱得更紧,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注入西青文化新动能。”

来源:西青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0010文章数 200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