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良用眼习惯、学业压力增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普遍。为控制孩子近视度数快速加深,不少家长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OK镜),因为它只需夜间配戴,白天无需框架眼镜,方便学习与运动,还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
![]()
然而,角膜塑形镜并非普通商品,它是国家三类医疗器械,需根据个人角膜形态量身定制,并在专业医疗机构验配。同样的,正规OK镜护理液也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具备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号(可官网查验),而杂牌产品往往缺乏资质,医院无法追溯责任。与此同时,每日使用的护理液同样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镜片清洁效果、佩戴安全和近视控制效果。
如何辨别合规护理液?
1. 认准标识:合规产品外包装应标有中文注册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信息;
2. 官网核实: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产品注册证号查询备案信息,验明正身。
购买渠道也需谨慎。根据国家规定,只有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且经营范围含“眼科器械”的机构才可销售此类产品。因此建议家长应做到:
线下优先选择具备验配资质的眼科医疗机构,供应链可靠,还可获得专业指导;
线上购货需查验商家资质,核对产品信息,拒绝个人代购或无资质链接。
![]()
劣质护理液有哪些危害?
镜片损伤:清洁不彻底会加速蛋白沉淀,使镜片老化变形;
眼部感染:可能由于防腐剂超标或杀菌不足,导致眼红、刺痛、畏光等,严重需停戴就医。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小儿眼病及视光科主任李全兰指出,市面上护理液种类繁多,功能各有差异,不是所有产品都适配各类OK镜。比如,部分多功能护理液杀菌抑菌效果较好,但除蛋白能力较弱;有的可免搓洗,有的则需配合搓洗,使用方式不同,清洁原理也各异。更重要的是,很多杂牌护理液安全风险不可控,有些产品可能杀菌不达标,导致镜片蛋白质沉淀、细菌滋生,引发结膜炎、角膜溃疡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部分产品防腐剂超标或含禁用成分,长期使用会腐蚀镜片材质,缩短OK镜寿命等。
“在正规医疗机构购买时,专业人员会详细介绍不同品牌护理液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帮助家长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而在外面购买,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真伪与适用性,容易因误用不合适或劣质护理液,导致镜片损坏、眼部感染,甚至影响近视防控效果。”李全兰主任强调。
专家提醒:不买“三无”产品
同时,李全兰主任建议家长做到以下三点:
坚决不买“三无”产品:警惕无中文标识、价格异常的低价海淘或分装品;
定期更换镜盒: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避免细菌污染;
出现异常立即停用:如佩戴后不适,应停戴并携镜片及护理液到机构检查。
![]()
她特别提醒,即使合格的护理液,开封超过3个月也不可继续使用,日常储存中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并且所有配戴OK镜的儿童青少年都应保持良好的佩戴和清洁习惯,并定期复查。“眼健康无小事,科学护理必须从源头把关。”李全兰主任表示,“选择正规机构购买合规护理液,既是对矫正效果的保障,更是对孩子视力健康的重要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