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得握不住牙刷,走路像踩在棉花上,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帕金森病带来的这些困扰,让无数患者和家属觉得“生活被按下了慢放键”。虽然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法彻底治愈,但病情进展速度并非“听天由命”——除了规范用药,日常的一些看似普通的小动作,实则是延缓病情的“隐形帮手”。
临床观察发现,坚持做好这6个行为的患者,不仅震颤、僵硬等症状改善更明显,睡眠、情绪等非运动症状也更稳定,病情进展速度比不做的患者慢30%以上。
一、晨起黄金10分钟
![]()
帕金森患者晨起常感昏沉、肢体僵硬加重,这是因为夜间气血运行减缓,经络略显瘀滞。晨起做“梳头”“叩齿”两个小动作,能快速激活气血、疏通经络,让身体从“休眠态”平稳过渡到“活动态”。
1. 梳头
头为“诸阳之会”,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多条经络均交汇于此,帕金森患者的头晕、头部发紧,多与头部经络不通、气血供应不足有关。梳头看似简单,实则是“经络按摩”的简便方法。
正确做法:
选一把木质或牛角梳,梳齿圆润不尖锐;
从额头前发际线开始,向后梳至后颈部,再从耳际两侧向头顶中央梳理,涵盖整个头皮;
动作缓慢轻柔,力度以“头皮微微发热、不疼痛”为宜,每次梳100下,耗时约3-5分钟。
为何有效?中西医双重解读:
中医视角:梳头能刺激头部穴位,疏通经络,推动气血上达头部,快速缓解头晕、昏沉,还能间接调节督脉阳气,改善晨起僵硬;
![]()
现代医学视角:梳头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供氧,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提升注意力,减少晨起“迷糊感”。
2. 叩齿吞津:滋补肾精,给筋骨“添点劲”
帕金森的僵硬、抖动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叩齿能间接刺激肾精;唾液被称为“金津玉液”,蕴含丰富营养,吞咽唾液能滋养肾精、濡养筋脉。
正确做法:
晨起躺在床上,不睁眼、不说话,上下牙齿轻轻相叩,发出轻微“哒哒”声,共叩36次;
叩齿过程中会产生唾液,待唾液积攒到一定量后,分3小口缓慢咽下,吞咽时想象唾液“顺着喉咙滑入丹田”;
吞津后可闭目静卧1分钟,感受身体的温润感。
为何有效?临床看得见变化:
长期坚持能滋补肾精,改善因肾精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肢体僵硬,58岁的李叔叔(化名)坚持2个月后,晨起僵硬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30分钟;
![]()
唾液中的黏蛋白、淀粉酶等成分能保护胃肠道黏膜,改善帕金森患者常见的消化不良问题。
二、日间“接地气”
白天是阳气升发的时段,帕金森患者多有“阳虚怕冷、气血瘀滞”的问题,利用白天的自然条件做“晒背”“赤脚走”,能借助自然之力补阳通络,比吃药更温和有效。
1. 晒背:晒透“阳气之海”,驱寒暖身缓僵硬
“背为阳中之阳”,后背的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海”,统领全身阳气。帕金森患者常见的怕冷、手脚冰凉、肢体僵硬,多与督脉阳气不足有关,晒背正是“最天然的补阳法”。
正确做法:
时间:选上午9-10点),避开正午强光,每次晒20分钟;
部位:重点晒后背,可穿薄棉长袖,或露出后背;
注意:晒时可戴帽子保护头部,避免直视阳光,晒后喝一杯温水补充水分。
![]()
为何有效?晒出“实在变化”:
督脉阳气充足后,气血运行加快,能快速缓解肢体僵硬,72岁的王大爷(化名)晒背1个月后,冬天手脚冰凉的症状明显改善,走路时腿部僵硬感减轻;
阳光照射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而维生素D缺乏会加重帕金森症状,晒背能间接辅助改善震颤、平衡障碍。
2. 赤脚走:刺激“经络起点”,活血止颤不头晕
脚底是“人体第二心脏”,有6条经络的起始点,帕金森患者的手抖、头晕,与经络不通、气血循环不畅密切相关。赤脚行走能直接刺激脚底穴位,疏通经络、激活气血。
正确做法:
场地:选安全、干净、温润的地面,如家中木地板、草坪、沙滩;
方法:赤脚缓慢行走,步伐不宜过大,重点感受脚趾、脚掌接触地面的触感,每次走5-1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初次尝试可先穿薄袜适应,再赤脚行走,避免滑倒;脚底有伤口时暂停。
![]()
为何有效?小行动大改变:
刺激脚底穴位能调节脏腑功能,如刺激涌泉穴可滋补肾精,刺激太冲穴可平肝熄风,辅助减轻手抖;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因气血瘀滞导致的腿部沉重、步态不稳,张阿姨赤脚走2周后,说“走路时腿没那么沉了,步子能迈大一点”。
三、晚间“养息法”
帕金森患者常受失眠、焦虑、夜间僵硬困扰,晚间是“养阳护阴、安定心神”的关键时段。“花椒泡脚”“静坐”两个行为能驱寒暖身、调节情绪,帮患者睡个安稳觉,为身体修复“蓄力”。
1. 花椒泡脚:散寒通络,暖身助眠稳平衡
花椒性温,味辛,能散寒祛湿、活血通络,帕金森患者的手脚冰凉、夜间僵硬、睡眠差,多与“寒湿瘀滞”有关,花椒泡脚正是针对性的“外治法”。
正确做法:
准备:取10-15克花椒,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5分钟,放温至40℃左右(以脚能耐受为准);
泡脚:将花椒水倒入盆中,水位没过脚踝,泡15-20分钟,至后背微微出汗即可;
![]()
辅助:泡脚时可按摩脚底,泡后擦干脚,及时穿上袜子保暖,避免受凉。
为何有效?泡出“三大好处”:
散寒暖身:改善夜间手脚冰凉,让患者入睡时更温暖,减少因寒冷导致的睡眠中断;
缓解僵硬: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夜间肌肉紧张,晨起僵硬感明显减轻;
助眠安神:温热刺激能放松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56岁的陈阿姨(化名)泡脚1周后,失眠从“每晚睡3小时”变成“睡5小时”。
2. 静坐“龟息法”:安定心神,摆脱焦虑稳情绪
帕金森患者常伴焦虑、烦躁,这会加重震颤、影响睡眠,形成“情绪差→症状重→更焦虑”的恶性循环。静坐“龟息法”能调节呼吸、平复情绪,是“最省心的情绪调节法”。
正确做法:
时间:泡脚后进行,每次15分钟,坐在舒适的椅子上;
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时腹部慢慢收回,呼气6秒,全程保持呼吸平稳、缓慢;
意念: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若杂念出现,不刻意驱赶,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呼吸即可。
![]()
为何有效?坐出“平和心态”:
调节自主神经:腹式呼吸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副交感神经活性,快速缓解焦虑、烦躁;
改善睡眠:静坐后心神安定,入睡更快,睡眠质量更高,还能减少夜间“多梦”;
辅助止颤:情绪稳定后,神经信号传递更平稳,能间接减轻因情绪波动引发的手抖。
四、采用中医五龙震颤汤剂的根本性治疗
除了日常行为调理,中医汤剂在帕金森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我院医师结合多年治疗颤症的经验,总结研发出“五龙震颤汤剂”,取“震颤止络、培补先天”之意,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个体化调理方案。
1. 核心思路:扶正与祛邪并举,兼顾“治症”与“调体”
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痰瘀阻络、肝风内动”,五龙震颤汤的治疗思路正是“对症施策”:
扶正:通过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培补身体根本,增强自身修复能力,从源头上减少肝风产生;
![]()
祛邪:通过息风止颤、化痰祛瘀,直接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疏通经络瘀滞。
这种“扶正以息风”的理念,既能快速缓解表面症状,又能调理全身机能,避免“只治症、不治本”的局限。
2. 个体化优势:一人一方,灵活调整
五龙震颤汤并非“固定方剂”,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灵活调整:
震颤明显者,加重天麻、钩藤的用量,增强熄风止颤效果;
僵硬严重者,加用白芍、木瓜,柔肝缓急、疏通筋脉;
失眠焦虑者,加用酸枣仁、茯苓,安神定志、改善情绪;
便秘者,加用火麻仁、肉苁蓉,润肠通便、改善气血循环。
如果你或家人正被帕金森困扰,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晨起梳头叩齿、日间晒背赤脚走、晚间泡脚静坐。记住:对抗帕金森,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招,只需把这些简单的小事坚持下去,就能悄悄“拖住”病情,在康复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咨询治疗:1780020378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