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旧中国的处境是需要被所有中国人所铭记的一段历史,国家内部国共两党之间军事对抗、政治分裂,外部日军集中兵力加强了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吞食。
同一年年末,太平洋战场的开辟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多了一份支持与力量,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让旧中国对抗日军多了一份支持,但是这也让共产党内部必须要面对一个他们从未考虑过得选项。
眼见国际反法西斯的声音逐渐浩大,共产国际决定抓住此次机会协助中国击退日本侵略者。
所以共产国际要求我党尽快修复与国民党的关系,实现国共合作共同对抗日本法西斯。
重庆谈判是实现国共合作的关键,但是在谈判之前两党之间其实早就进行过多次代表会面。
而我党派出的代表正是周恩来周总理与林彪。那么两位在多次谈判中,究竟是如何与国民党谈判的呢?
![]()
1.团结合作
原本国共两党正处于对峙时期,双方在政治立场与军事对抗的问题上分毫不让,旧中国内部的紧张气氛也日渐焦灼。
在皖南事变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内部不断加强针对我党,当时的新四军队伍的迫害。
新四军为了保证顾全自身有生力量以及联合国民党对抗日本侵略者,选择军队北移。
而国民党此时不仅没有肩负起共同抗敌的责任,反而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共同杀敌的队友。
![]()
面对同志们死伤无数的局面,我党立刻决定与国民党的压迫行径进行对抗。
自己就在双方考虑如何策划制作针对对方的下一步方案时,日军侵略者加强了他们的侵略脚步。
国共两党之间的对峙局面立刻引起了共产国际的注意,并亲自致电我党领导人希望尽快解决“国家分裂”的局面。
我党自然明白内部统一的重要性,及时解决蒋介石对我党的仇视心理更是重中之重。
1941年初“解决时局办法十二条”应运而生,是我党专门为团结国民党而提出的办法。
在军事上虽然两党也在不断交锋对抗,但是当日军对国民党部队发起进攻时我党依旧会进行援助,力求“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两党对峙的局面直到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我党也在不断宣传“全民族统一抗战战线”的重要性。
![]()
蒋介石注意到了国内不断加重的危机,对我党的态度也在不断缓和,1942年8月14日周恩来周总理称自己要约见毛主席,讨论如何解决国内问题。
面对对方逐渐缓和的态度周总理明白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何应对蒋介石的邀约以及如何在谈判中占据上风,这些都与共产党的未来甚至整个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虽然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都已经对我党表现出友好之意,但是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也为了彻底清楚蒋介石的谈判意向,毛主席决定派出周总理前往西安应约将蒋介石的意图转达后,再商讨后续如何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
当然,让周总理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也并不是万全之策,还需要一个能够在周总理蒋介石两人之间承担桥梁的人,林彪就这样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2.多次谈判
我党对于谈判一向是采取谨慎的态度,此次前往西安的国共谈判哪怕蒋介石方已经明确态度,我党也要将其中的风险排查到最小程度。
林彪在黄埔军校时期就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学生,曾经的师生关系让蒋介石在得知林彪是面谈人员时内心十分满意。并且林彪因身体问题曾在苏联就医疗养许久,因此与共产国际的代表时常往来交流,共产国际内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林彪也十分了解。
![]()
就在林彪回国之际共产国际代表还特意与林彪谈话,所以本次西安面谈让林彪前往最合适不过。
从西安到重庆,1942年10月7日林彪终于抵达重庆准备与蒋介石相见。
10月13日在周总理的陪伴下进行了初次谈判,在这场谈判中蒋介石并未向林彪透露太多自己的想法,反倒是一直在聆听林彪转述的我党最高领导人的意见。第一次面谈并没能为了国共合作取得太大帮助,但是也顺利缓和两党关系为了后面1942年11月国民党援助陕北洪灾,国民党代表为蒋介石带回中共最高领导人信件做出了良好铺垫。
并且1942年这场从10月份开始的谈判并没有以蒋介石的暂停而终止,相反在初次谈判后,国民党很快就派出了张治中作为联系人与周总理等人进行关于谈判要求的进一步商讨。
除了基础的生存问题,要求国民党撤销一切对于共产党的军事政治迫害,以及在物质上支持我党以外。
![]()
这一次我党对军队问题坚定地指出绝不会有任何退步,要求国民党正式承认新四军的合法性,即“三停三发两编”。可是当初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对我党发动大规模迫害,就是凭借“反叛”这一借口。
现在要求国民党承认新四军的正统性,就等于在要求蒋介石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始终抱有忌惮心理,承认新四军的政权独立性无异于在给自己增加政治对手。
因此对与周总与林彪提出的问题,在与张治中进行多次讨论后依旧不能有半点进展。
直到12月16日蒋介石终于再一次面见了周总理与林彪,在本次会面里蒋介石明确表示自己十分希望与中共合作,联合抗日救国,只是对于我党提出的要求并不能答应。
此后蒋介石再也没有约见过我方代表,而是继续派出张治中与代表人员谈条件。
可是相关要求的讨论总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1943年1月负责对接的张治中才愿意吐露真相。
![]()
原来国民党对于我党提出的要求始终认为与国民党高层要求不符,并且选择拖延对策以此来逼迫我党代表人员在谈判立场上做出退让。
从1942年10月直至1943年1月,一个季度的时间被国民党用于心理博弈,只为了在与我党的博弈中占据半分胜利。周总理与林彪自然明白国民党高层心中所想,就在他们准备如何与国民党开展进一步谈判时,共产国际又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3.谈判继续
就在国共两党僵持之际,共产国际在5月份宣布解散。
消息一经穿出国民党高层认为我党这时已经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对于谈判恐怕也是无心进行。
6月4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向周总理等各位代表宣布谈判之事需要“暂时搁置”,国民党内部用意可见一斑。
![]()
而周总理与林彪又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谈判呢?
对于国民党的“算盘”周总理自然明白,于是在与蒋介石进行第三次会面后返回延安。
虽然身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对待共产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合作倾向,但是其他国民党高层有些人在对待我党的态度上已经转变。
蒋玉菡作为蒋介石的亲近之人自然明白当今国际局势,在发现国共两党无法在本次谈判达成一致时,6月10日时便致电毛主席向主席表示友好,并邀请主席前往重庆。
![]()
这是由蒋玉菡本人亲自发出发出的讯息,无论其中是否带有蒋介石的授意,但是足以证明国民党内部存在一部分希望与共产党联手抗敌的高层。
返途计划纵使已然明确且被蒋介石同意,但是国民党并不是上行下效的存在。
对于中共现今在国际上略显劣势的处境,国民党内部也渐渐再次掀起了反共的心思。
幸好,我党包括周总理、林彪在内一百余人的队伍,最终还是在7月3日历经坎坷后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本次谈判持续时间之长为我党积累了许多与国民党谈判的经验方法,并且在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宣传了两党合作抗战的思想,为后面两党正式合作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并且历经本次长期谈判后并不代表两党内部再无联系,反而自此之后双方一直会派出代表交涉,彼此之间交换意见谈判。
这些在不断交换的意见就代表着国共两党对对方不断清晰的理解,等到了解不断加深一个程度时那就是国共合作的开始。
![]()
1944年1月16日经过将近半年的深度了解,我党认为已经针对国民党的要求做了万全准备,加上日军侵略之势越演越烈国共合作迫在眉睫。
毛主席再次向国民党提出委派周总理与林彪前往重庆的要求,国民党欣然应允,并且在了解我党的全部诉求后4月份就给出了《解决草案》。
国共正式再次谈判在5月至6月间,此时的国民党被日本侵略者针对,军队整体呈现溃败趋势。
这也就是为何本次国共谈判会如此迅速的原因,并且双方十分默契的都选择了谈判合作这一条路。
不过就算双方都十分迫切寻求合作,但是谈判内容与时长都未能尽量精简。
![]()
直至1945年8月毛主席正式来到重庆会见蒋介石,这场国共间的谈判才以长达两个月的交流落下帷幕。
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对抗侵略者,这其中少不了周总理等一众代表团同志的努力与付出,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的奉献,也没有后来的国共合作抗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