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始祖鸟与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处实施的“升龙”烟花秀,因高原生态脆弱性引发广泛环保质疑。
日喀则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介入,品牌与艺术家虽致歉,但因其海内外道歉声明内容差异被指“双标”。
而母公司安踏集团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却仍未公开回应。
![]()
合规不等于安全
最近,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烟花的新闻,让“环保”与“商业”的矛盾再次成为焦点。
尽管品牌方强调活动“手续合规”,使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在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这场视觉盛宴背后的生态风险,远非一纸批文能掩盖。
![]()
蔡国强本强
先看官方回应: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称,活动已备案,且因材料环保无需环评。
但合规不等于零风险。
青藏高原的生态脆弱性是全球公认的。
这里年平均气温低于0℃,土壤形成需数百年,植被生长周期长达数年。
![]()
青藏高原
即便使用可降解材料,在低温、低氧环境下,降解速度可能比平原慢数十倍,残留的化学物质仍可能渗入土壤和冰川融水。
更关键的是,活动地点紧邻卡若拉冰川,而冰川表面的黑色粉尘已因化石燃料污染加速融化,烟花粉尘可能加剧这一进程。
![]()
环保志愿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他们在青藏公路沿线清理垃圾时发现,仅5个驿站周边每年就能回收10吨垃圾,其中塑料瓶、金属罐等难以自然降解的废弃物占比超60%。
这说明,在高原环境中,任何人为干预都可能留下长期痕迹。
![]()
而始祖鸟此次活动,虽声称“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但草甸翻土、植被修复等措施,能否真正恢复被扰动的生态系统?
专家直言:“鼠兔洞穴被破坏后,很难通过人工手段复原”。
![]()
敬畏自然?还是营销话术的外衣
这场争议的核心,是始祖鸟“敬畏自然”的人设与商业行为的割裂。
作为主打高端户外市场的品牌,始祖鸟在宣传中反复强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在2024年活动中宣称要“让更多人懂得高山敬畏”。
![]()
但现实是,它选择在生态敏感区燃放烟花,将雪山当作品牌符号,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消费。
更讽刺的是,品牌的道歉呈现出“内外分裂”。
国内声明将问题归咎于“执行偏差”,试图用“文化探索”转移焦点;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始祖鸟却承认活动“违背对户外空间的承诺”。
![]()
这种双标暴露了其ESG策略的虚伪性,在海外市场,需用诚恳姿态维护高端形象;在国内,则依赖“文化叙事”模糊生态破坏的本质。
这一事件也撕开了安踏集团对子品牌监管的漏洞。
![]()
安踏早在2019年收购亚玛芬体育时,就将ESG纳入核心战略,但始祖鸟的决策过程中,集团似乎完全缺位。
从项目选址到舆情爆发,安踏总部未进行任何干预,既未评估高原生态风险,也未阻止子品牌用“艺术”包装商业行为。
这种战略与执行的脱节,让安踏的ESG承诺沦为空谈。
![]()
结语
这场烟花秀,撕开了“环保营销”的遮羞布。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品牌将“可持续”“敬畏自然”当作流量密码,却不愿为实际行动买单。
始祖鸟的教训告诉我们:合规只是底线,真正的环保需要超越流程,从根本上尊重自然规律。
青藏高原不是商业活动的试验田,雪山也不该成为品牌的背景板。
![]()
当蔡国强在现场笑称“大闹天宫”时,他或许忘了,自然的力量远非人类能掌控。对于始祖鸟而言,道歉只是开始,如何用实际行动修复生态信任,才是真正的挑战。
毕竟,一个连“无痕山林”都做不到的户外品牌,凭什么让消费者相信它能守护高山?
敬畏自然,不是口号,而是要把对生态的尊重刻进骨髓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