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媚代表:
大货车不再“抢”行学子路
“看到重载货车经交警引导绕离学校,学生放学不再受大货车惊扰,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正值开学后首周放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行政专员黄美媚与浙江省永康市检察院检察官在永康市某小学路口调研校园周边大货车违规行驶整改情况时,欣慰地说。
而就在去年,这里的上下学高峰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型货车频频违规驶入学校周边禁行路段,清脆的放学铃声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这一现象引起了黄美媚的高度关注,身为学生家长,她对“人车争道”的问题深感忧心。2024年12月,她通过永康市检察院“人大代表未成年人关护站”,将这一线索反映给该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希望从法律监督层面推动源头整改。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永康市相关通告已明确禁止大货车在特定时段驶入城区道路,为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经过调查,检察官发现,随着城市多处施工项目推进,建材运输需求大增,大货车数量明显增多。而交警部门警力有限,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导致校园周边大货车闯禁行行为屡禁不止。
今年1月,永康市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就调查发现的问题与交警部门开展磋商,并提出依法查处大货车闯禁行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开展普法宣传提升守法意识等具体建议,均获交警部门采纳。
如今,看到永康市城区主要路口均设有醒目的禁行标志和电子监控,上下学高峰还专设交警护学岗,黄美媚感到十分欣慰。“技防+人防”的双重保障体系已经建成,校园周边未再发生货车违规驶入事件。
吴庆芝代表:
培育未成年人成长土壤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七中学教师吴庆芝在调研尖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时强调,深化家庭教育对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检察机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
调研中,吴庆芝发现,尖山区2023年至2025年涉罪未成年人共93人,90%来自问题家庭,普遍存在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她深刻认识到,检察机关的精准施策为未成年人保护筑牢了多道防线。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检察机关延伸职能修复家庭环境,意义重大。”吴庆芝指出,尖山区检察院2023年以来制发督促监护令19份,为涉案家庭量身定制指导方案,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方法,让失衡的家庭环境重获温度,从根源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土壤。
吴庆芝还关注到,检察机关推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注入关键力量,通过“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模式,引导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联动专业机构提供干预,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形成健全人格,搭建起心理健康“防护网”。
此外,吴庆芝肯定检察机关的协同纽带作用,“检察官主动对接学校,反馈家庭情况、督促家长配合校园管理,打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壁垒,消除教育断层,为未成年人打造连贯正向的成长环境。”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等趋势,吴庆芝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发挥“办案+保护+治理”模式,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机制,探索更多可复制的经验,让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在良好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卢丹代表:
公益诉讼护航农特产品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卢丹,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在安顺市召开的“食药安全益路行”集中办案推进会时,对检察机关护航农特产品的举措给予肯定。
作为镇宁县支柱产业,“镇宁蜂糖李”既是果农致富果,更是地方名片,2017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卢丹在调研中了解到,安顺市检察机关为守护这一特色产业,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组织公开听证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强化种植环节农药使用监管、农残检测及产地网络直销管控,同时推动种植企业、合作社落实自检自控与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经充分走访磋商,检察机关还督促相关部门出台种植管控、农残检测、带证上市、问题溯源等十条保护措施;针对网络销售环节,督促平台落实“线上线下双登记”,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来源可溯,构建起以承诺达标合格证为核心,覆盖种植管控、农残质检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农特产品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也是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检察机关主动将履职视角延伸到田间地头,用法治方式破解农特产品高质量发展难题。这些举措让承载乡愁的农特产品有了检察温度,也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卢丹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犯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与品牌声誉,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助力农特产品健康发展、农民稳定增收。
李志伟代表:
守护革命旧址赓续红色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旧址作为红色教育基地,近期人流量持续增多。9月9日,林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对旧址修缮情况进行“回头看”时,发现曾经破败的革命旧址已全面修缮,消防设施完善、周边环境整洁,红色遗址重焕生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在“回头看”后给予高度评价:“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革命旧址修缮,展现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动担当。”
这一变化源于林州市检察院2022年办理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021年8月,该院发现该旧址等多处革命文物存在保护不力问题,遂向属地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职保护。2022年11月,因整改推进不力,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同年12月法院判决支持后,镇政府加速推进修缮,不仅修复文物本体,还配齐消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为民营企业出身的代表,李志伟深知依法保护企业权益的重要性,他提出,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中,要加强对企业财产或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查封、冻结和扣押等措施的监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不受牵连。
李志伟认为,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法治既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武器,他建议检察机关持续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革命文物得到持续妥善管护,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张尧代表:
营造优良校园周边环境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文化旅游集团彭水阿依河景区接待中心经理张尧,赴重庆市彭水县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重点关注该院推动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举措与成效,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调研中,张尧详细了解到,近年来彭水县检察院在办理未检案件中,主动与行政单位沟通协作,排查出多所校园周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后,依法向主管部门制发磋商意见,并全程跟踪落实。通过联动公安、教育、城管等部门协同治理,县域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实现整体提升:新增限时停车区域、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健全“护学岗”机制,还开展“美丽乡村行”“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宣传活动120余场。其中,两江小学路段建成全县首座人行天桥,于8月28日投入使用,有效实现人车分流,为学生上下学筑牢安全屏障。
“天桥建好了,路口畅通了,孩子过马路更放心了。”走访时,学生家长的真切反馈,让张尧直观感受到治理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彭水县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累计查处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等行为3500余起,拖移违停车辆120余台,涉校交通事故数量显著下降。
张尧表示,彭水县检察院通过制发磋商意见、推动系统治理,构建起“部门协同、校家警联动、监督贯通”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防护体系,是“府检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她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总结推广协同治理经验,扩大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成效,为孩子们营造更安全、更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
(检察日报 史隽 何招昭 卢笑晨 韩兵 林建安 刘立新 李小恬 张博 刘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