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反映:最近南通农村地区又又又在搞所谓的“一日捐”,本是弘扬爱心的好事,可现在却变了味,村里把捐款人发到网格群,一看名单,九十多岁的寡妇老太太、五保户、低保户都赫然在列。他们本是最需要社会关怀和帮助的群体,生活本就艰难,却还要被捐款。这真的符合“一日捐”的初衷吗?慈善不该是锦上添花,而应是雪中送炭,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别让爱心变了质!
![]()
![]()
首先,“一日捐”的核心是自愿、量力而行,鼓励有能力的人奉献爱心,而五保户、低保户、高龄孤寡老人等群体,经济条件本就薄弱,部分人甚至依赖政府补贴维持基本生活,让他们参与捐款,是否违背了“不强制、不摊派”的慈善原则?
其次,慈善的本质是“雪中送炭”,即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而非让本就需要帮助的人“反向奉献”。将弱势群体纳入捐款名单并公开,不仅可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压力,还可能造成心理负担,这与“一日捐”传递温暖、帮扶困难的初衷完全相悖。
再者,村里组织活动时,是否对捐款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过基本排查?为何会出现让弱势群体“捐爱心”的不合理情况?是工作疏忽,还是为了追求“参与率”而忽视了实际情况?
“一日捐”的意义在于凝聚社会善意,让爱心真正流向需要的地方,而非沦为形式化、指标化的任务。南通农村此次“一日捐”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部分基层组织在公益活动开展中的粗放管理——忽视了慈善的本质,也未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网友反映的情况,尽快介入调查,一方面规范“一日捐”的组织流程,明确捐款应遵循自愿、量力的原则,杜绝让弱势群体“被捐款”;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让公益活动回归“雪中送炭”的初心,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避免爱心变味、善意打折,守护好公益事业的纯粹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