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7亿吨,资源可谓相当丰富。但目前秸秆主要采用还田、发电、压板、有机肥等方式利用,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工业原料化污染严重等问题。
![]()
9月20日,由天士力集团、深圳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益中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合成生物秸秆综合利用暨富马优酸项目发布会”上,这一难题有了最优解。
合成生物破局:独有工艺辟全新路径
作为近几年大热的词条之一,合成生物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产业之一。2024年,中国合成生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颠覆性的多级生物酶解工艺正式落地安徽宿州,建成全球首条生物酶解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线,实现从秸秆中高效提取生物酶解黄腐酸与富马酸的科技突破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真正实现秸秆资源高值化、可持续利用,为秸秆还田与土壤健康开辟全新路径,为富马酸在农业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
会上,合成生物学专家、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臧立华,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优势与社会意义。他介绍,依托高活性酶技术,其团队构建了全球首条秸秆三组分(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精准分离的产业化生产线。秸秆经收储清洗后,仅需加入生物酶并将pH值调至8.5左右(与饮用矿泉水pH值相近,呈中性),通过四级反应即可完成转化。反应后经固液分离,固体部分为高纯度纤维素,液体部分则包含木质素(黄腐酸核心成分)与半纤维素,全程无污染物产生,且保留秸秆原有成分特性。
目前,该技术已转化出多款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其中,纤维素产品不仅供不应求,可用于纸张生产,还能进一步加工为仿莱赛尔纤维,应用于纺织领域;液体部分经优化后,可制成含黄腐酸钾的可溶性肥料,且产品中富含对植物生长有益的高分子活性物质,经德国专业机构检测,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显著。
![]()
对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苏彦华表示高度认可。他认为,臧立华团队通过合成生物学途径制成生物制剂,在发酵罐内高效降解秸秆,效率远超自然条件,还避免了秸秆造纸的环境问题,其终端产品能实现 “源于植物、回归植物”,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新的天然途径。
![]()
天士力控股集团——宿州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志超,详细介绍了天士力集团及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规划。他表示,今年3月9日其秸秆高效转化技术已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安徽宿州新1万吨智能化产线即将投运;目前正在陕西杨凌、山东聊城等地规划12万吨产业化模块,成功实验小麦、玉米等八类秸秆,产物纯度达工业级,计划2026年规划落地5-10个模块化工厂,还将建酶制剂供应中心与数字化管控平台,依托自身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推动合成生物与大健康业务协同发展。
专家认可技术:产业规划与推广明晰
![]()
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年介响表示,几十年来农业秸秆利用走了不少弯路,而当前市场缺乏的是产业链整合及对土壤健康的关注,这与天士力大健康的理念相契合。此前秸秆利用率最高仅44%,而秸秆高效转化可释放2000多万吨肥料,叠加化肥零增长政策能减少大量化肥投入。同时,秸秆肥料化存在收储、成本等瓶颈,中农秸美四级酶解技术可避免污染、实现秸秆“吃干榨净”。此外,他还建议特种肥料推广者建立内外部体系,按市场制定地推模式,借助行业系统力量与工具提升效率,强调好产品效果需结合多因素,从业者需深入了解产品与农化知识。
![]()
会议期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民,回顾了缓控释肥的研发历程,详细介绍了缓控释技术与酶解黄腐酸的创新结合。“黄腐酸可提升土壤保水性与保肥性,与包膜尿素配合可减少氨挥发;可调节土壤碳氮循环、改善微生物群落,促进腐殖质的形成;还可提高作物内源激素水平与碳氮代谢酶活性,增强基因表达助力养分利用。”他指出,缓控释肥料与酶解黄腐酸的创新组合主要有:基于酶解黄腐酸配伍的功能型缓控释尿素、基于酶解黄腐酸配伍的功能型缓控释磷二铵、基于酶解黄腐酸配伍的功能型缓控释复合肥等。针对不同趋于气候、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养分需求,开发满足不同作物个性化需求的酶解黄腐酸功能性专用控释肥,实现其产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
农资产品的价值实,最终要在田间地头实现。作为首批合作代表,辽宁欣大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大光,从前期的怀疑到实地考察、接触产品后,疑虑彻底打消。他表示,该技术生产工艺领先,兼具无副作用、亲和力强、易吸收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对环境改善助力巨大。基于辽宁丰富的秸秆资源、密集的经络分布,以及可辐射黑龙江、吉林、内蒙的交通枢纽优势,他呼吁在辽宁建厂,借助技术背书与中农秸美的经营理念,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实现“让种植者赚钱、让消费者健康”的目标,助力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为加速酶解黄腐酸、富马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会议期间,天士力控股集团、深圳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益中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成立“宿州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其独立运营农业肥料板块业务,全力引领中国合成生物农业应用新阶段,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品质贡献坚实力量。
明确产业路径合作签约促成果落地
![]()
在下午的“富马优酸项目发布会”环节,宿州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良进,详细披露了秸秆生物酶解技术产业化的顶层设计、项目定位及生产规划等内容。
他表示,宿州秸美核心的秸秆酶解技术是“从0到1”原始创新且专利保护,3-3.5吨秸秆即可产1吨酶解黄腐酸,(远超传统矿源黄腐酸20-30吨原料产1吨的成本,其中秸秆成本仅占肥料板块20%),产品含活性基团肥效显著,且含双向调节的富马酸,区别于市场营养类产品;生产上拟推“模块化”模式,单个模块年产10万吨,优先建液体肥生产线,90%以上产品聚焦有机无机复混肥,计划在全国布点设液体分离线,目前工艺、测试等已完成,产业化在即。
作为宿州秸美农业“富马优酸”产品的运营平台,会上,禾力达(天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与辽宁欣大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天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企业进行签约,共同推动秸秆资源高值化、可持续利用,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精彩瞬间
![]()
![]()
参观工厂
![]()
![]()
![]()
![]()
![]()
![]()
![]()
![]()
![]()
![]()
![]()
合作签约
![]()
媒体座谈
![]()
合影留念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崔志欣
责编:张亚静
监制:张博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