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中山,梅州五华籍客家企业家廖春尧以新会陈皮为纽带,串联创业初心与社会责任。从15岁辍学南下务工到华南陈皮行业标杆,从白手起家到累计捐资近200万元反哺家乡,他用37年书写了“客商逐梦”与“赤子归乡”的双重答卷。
![]()
务工少年转型陈皮匠:“有廖”藏匠心
1988年,15岁的廖春尧因家贫从五华县郭田镇辍学,南下中山谋生。从斗车厂杂工、建筑工地小工到地产中介、钢材贸易从业者,他在底层摸爬滚打十余年,攒下第一桶金,也练出敏锐商业嗅觉。
2006年,廖春尧瞄准新会陈皮的市场潜力,创办中山市春宝堂贸易有限公司(后更名“有廖”陈皮商行),锚定“高端陈皮”赛道。他立下“原产地、原果皮、原工艺”的“三原标准”:亲赴新会茶坑、东甲、天马等核心产区签约农户,投数百万元引恒温恒湿仓储系统,邀30余年经验的制皮师傅把控晒制、陈化。
品牌命名上,“有廖”谐音“有料”,既含客家姓氏文化,又显“货真价实”承诺。如今,商行坐拥中山核心地段五层现代化办公楼,形成全产业链。2024年数据显示,其高端陈皮在华南市场占有率达12%,年销售额破8000万元,成行业“品质标杆”。
![]()
反哺桑梓:教育基建双发力
“我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回报大山。”事业稳定后,廖春尧持续为五华老家注入“乡贤力量”。
教育是他的牵挂。2015年,他牵头筹建“五华县郭田镇教育发展基金会”,个人先捐10万元,又联络乡贤募集超468万元。基金会设奖教奖学基金,十年间奖励师生1200余人次,资助50余名贫困生。2024年,160万元建成的“教育基金楼”投用,成郭田镇教育新地标。
基建与民生上,他捐资数十万元推动郭田镇村道硬化、建桥梁路灯;捐彩超仪、心电图机改善镇卫生院设备;春节必带物资返乡慰问孤寡老人与困难家庭。截至2025年,他个人为家乡公益捐资近200万元,获称“大山里的暖心人”。
![]()
商会领航+人大履职:激活乡贤力量
作为客家人,廖春尧2018年参与筹备中山市客家商会,推动制度搭建与资源整合。他组织“客商返乡投资考察团”,带企业家赴梅州落地项目:在郭田镇建陈皮柑种植基地,带动20余户增收;助建高山红薯产业园,让农产走进大湾区。2024年,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
2021年当选梅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后,他聚焦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发展:提交《关于加快粤东北生态农业发展的议案》推动电商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建立客家文化研学基地的建议》助郭田镇入选“广东省非遗旅游小镇”;2025年的融资环境议案也获金融部门回应。
![]()
科技赋能:让陈皮产业焕新
廖春尧不满足于“守成”,2023年联合广东农科院研发“陈皮数字化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可查种植、采摘、陈化信息,实现全流程透明。2025年初,智能仓储中心投用,借物联网实时控温湿度,陈化效率提升3倍。他透露,下一步计划开发陈皮饮片、保健品,延伸产业链。
从五华辍学少年到大湾区陈皮领军者,廖春尧以“厚德载物”为念,用行动诠释“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未来,这位客家汉子仍将在陈皮产业与乡村振兴赛道上,续写担当故事。(郭洪涛 谭旭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