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明天早上还有泥鳅能发货吗?麻烦尽量给我们备点……”9月17日下午,歌山镇安溪村骆店自然村的骆新富泥鳅干加工作坊内,负责人骆新富正忙着给安徽合肥的泥鳅供货商打电话。由于本地野生泥鳅稀少,作坊的泥鳅基本是从安徽采购的野生青鳅。但近段时间货源紧缺,导致泥鳅干产量下降,市场早已供不应求。“我每天打好几个电话给供货商要货,但货源实在紧张,每天的发货量也不是很多,一些老顾客已经等了好几天了。”骆新富无奈地说道。
![]()
在骆店自然村,有50余户家庭从事泥鳅干加工行业,该村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泥鳅干加工产业集群。骆新富的技艺源自祖辈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村里算是“老手艺标杆”。全村所有加工户的泥鳅原料,全都由他统一供应,而他的原料渠道,正是安徽合肥的供货商。每年3月至8月,泥鳅产量充沛,骆新富的父亲还会专门驻扎在安徽当地的作坊,制作销售泥鳅干。
骆新富介绍,受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每年农历端午前后泥鳅的产量达到峰值,入秋后便大幅下降。“我们村每天采购的泥鳅在500斤到几千斤不等。产量足的时候,村里的加工户都有货可卖,可一旦产量降下来,有些加工户接连几天断货也是常有的事。”泥鳅产量的波动还直接影响批发价格,体型适中的泥鳅批发价最高达20元/斤,体型更大的泥鳅最高可达30元/斤。而加工1斤泥鳅干需消耗约4.5斤活泥鳅,泥鳅干的售价则稳定在每斤120元至150元。
![]()
![]()
将泥鳅烘烤成干,看似简单,实则藏着不少门道。骆新富坦言,泥鳅干制作始终遵循古法工艺,这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就是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刚烤活泥鳅时,火要旺一些,等泥鳅干度达到70%左右,就得转成小火慢慢烘。火太急容易烤糊发苦,火太弱又会达不到酥脆的口感。”除了火候,烘烤用的木炭也大有讲究。“我们用的木炭都是自己做的,有些地方图省事会用木屑烤,但那样烤出来的泥鳅干,口感和香味跟我们的比,完全是两回事。”更重要的是,骆新富在烘烤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调味料,既牢牢锁住泥鳅本身的鲜味,又保证了健康品质。
在烘干环节,骆新富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将泥鳅干翻面,确保受热均匀。等全部烘烤结束后,还得将没完全干透的泥鳅逐一筛选出来单独处理。“我们通常早上4点就得起炉烤泥鳅,一直忙到下午5点才能全部烘干装箱。尤其是夏天,烘干房里闷热得很,哪怕只待一两分钟,也会满头大汗。”
如今,骆新富的作坊每天多的时候可制成500斤泥鳅干,用泡沫箱密封后分发到全国各地。尽管有时会面临货源紧张的挑战,但他和村里其他加工户依然坚守着这项风靡百年的传统工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泥鳅干制作,让这份美味永远传承下去。”
记者丨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何若舟
编辑:刘海杰
二审:董之震
终审:郭好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