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主流经济学?
在中国不存在学术意义上的主流,符合政策的就是主流,中国几千年一直以儒家为官学,实际上真正传播的却是道家。
至于张维迎教授说的主流经济学,其实就是中国式的凯恩斯主义,这部分地也可以说是林毅夫倡导的“有为政府”,是近十年来,主导中国经济方向的干预主义。在诸多经济学者中,张维迎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一辈子执著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努力用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涵盖经济社会的本质驱动力;在这种意义上,他多少有点哈耶克;这决定了他注定要坐一辈子冷板凳。
![]()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又有什么误导?
我们还是先看看张教授的表述吧:
“我们现有关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错误的经济原理之上,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太局限于这种完美,一个既定的世界,它不考虑未来的,就是考虑未来的话,(经济学家)他说,未来有多少可能性都清楚,而且所有人的认知都一样,而且我们还知道,每一各种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那就不需要企业家了。所以就变成个计算问题了,真实的世界什么未来,未来有多少可能性,不知道,每个人的看法根本不一样的,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像我们经济学描述的那样”。
![]()
这里谈的是思维模式,我们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一种是把问题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无数随机的交换中,碰撞出一个确定的价格体系与发展趋势;另一种是通过“计划指令”的确定性,定义市场千变万化的不确定性,这其实就是陈云的鸟笼经济,既然搞市场经济,放弃了计划经济,那政府做什么?政府的责任就通过“计划指令”,确定一个有边际的鸟笼,在鸟笼中你可以轻舞飞扬,飞出去不行。
用看得清的“既定的世界”,去定义无限量级的随机的未来,显然不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是从必然王国走向偶然。
![]()
中国的市场经济到目前为止,依然停留于计划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妥协,也就是说,承认市场经济的私人产权特征,没有用公有制做全覆盖,但是有一个边际,必须保持公有经济的权重和主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也被称之为“中国模式”。
![]()
中国的市场经济既然有了一个鸟笼,有了公有经济的主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动态的边际,也就是说,对民营经济的开与放,取决于国营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将以国营为主,这就是用确定性在定义千变万化的市场随机碰撞中的不确定性。
未来中国在“既定的世界”中,将充满了不确定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