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根据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某些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经验法则: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较富有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例如,黄油和人造黄油很容易互相替代。假设人造黄油的价格不变,黄油价格略有上升,就会使黄油销售量大幅度减少。
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往富有弹性。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好。
市场的定义:任何一个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划定场的边界。狭窄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宽泛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因为狭窄定义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例如,冰淇淋比食物更富有弹性。
时间范围: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遵循一般做法,价格弹性使用数学上的绝对值表现,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大。
由于变量相对前后两处变动的百分比并不相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往往采用中点法计算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Q2-Q1)/[(Q2+Q1)/2]}/{(P2-P1)/[(P2+P1)/2]}
经济学家根据需求弹性对需求曲线进行分类:
![]()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应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
综上可说明一些一般规律: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的,价格变动,总收益保持不变。
其他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两种物品是替代品;弹性为负数,两种物品是互补品。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 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如果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
各种供给价格曲线:
![]()
书中还通过小麦市场、石油市场分析了供给、需求与弹性的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寻一下,应该不难找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