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路边为啥总有人扛着大鳖叫卖?这大鳖到底是什么来头?为啥不能买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在路边见过这样一幕:一个大叔蹲在桥头,手里拎着一只黑乎乎、壳子溜光的大鳖,脖子一伸一缩,跟抽筋似的,旁边还挂着块手写纸板:“野生老鳖,补身子!”

路过的中老年人眼睛一亮,立马凑上去问价。这玩意儿真的是“野生”的中华鳖吗?



其实这种在路边兜售的大鳖,十有八九不是本地土生的中华鳖,而是外来户珍珠鳖,学名叫佛罗里达鳖,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淡水流域。

这家伙个头能长到二三十斤,壳子大而扁平,背甲呈橄榄绿或深褐色,边缘有点像锯齿,最显眼的是它那根尖鼻子,活像戴了个呼吸管,能在水下憋气好几个小时。

因为长得快、肉多、养殖成本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多地引进它搞人工养殖,本想着丰富餐桌,结果一不小心,麻烦来了。



问题就出在这鳖太能活、太能生、太能抢地盘了。珍珠鳖适应能力极强,不管是池塘、沟渠还是小河,只要水没干,它就能扎根。它啥都吃,小鱼、小虾、蝌蚪、蛙卵,甚至腐肉都不挑,属于典型的“清道夫+掠食者”混合型选手。

最关键的是,它没有天敌。咱们本土的中华鳖性情温和,繁殖慢,一年也就产个百八十枚卵;可珍珠鳖不一样,母鳖一年能下三四窝蛋,一窝就是七八十枚,孵化率还高。更可怕的是,它的幼体生长速度是中华鳖的两倍以上,在资源争夺上完全碾压本土物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中,佛罗里达鳖已被正式列为重点管控外来入侵物种。这意味着它的野外放生、买卖和随意养殖都受到严格限制。

为啥这么紧张?因为它已经在多个省份形成自然种群。比如在广东佛山的桑园围水系,科研人员通过环境DNA检测发现,珍珠鳖的分布密度逐年上升,而本地中华鳖的踪迹却越来越稀。

江苏太湖流域、浙江杭州的河道监测也记录到大量疑似逃逸或人为放生的个体。这些数据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态警报。



你以为它只是抢了几条鱼的事?它的破坏是系统性的。它大量捕食两栖类的卵和幼体,直接导致青蛙、蝾螈等种群数量下降。而这些小家伙恰恰是控制蚊虫、维持湿地平衡的重要一环。

它还喜欢在岸边挖洞做窝,动不动就在堤坝、河岸掏个深坑,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水利设施安全。再者,它携带的病菌和寄生虫也可能传染给本地水生生物,引发连锁反应。

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就从野外采集的珍珠鳖体内检出多种沙门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这些都可能通过水源传播,威胁其他动物乃至人类健康。



它这么厉害,为啥还能在路边随便卖?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监管难度大。流动摊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城管一来就收摊走人,执法成本高。二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它有问题。

老百姓一听“老鳖”,第一反应就是“补”,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群体,觉得吃鳖能壮阳、治咳嗽、防中风,完全是传统观念在作祟。

再加上卖家嘴甜,一口一个“河里捞的”“纯野生”,听着就让人信服。殊不知,很多所谓的“野生”,其实是养殖场淘汰的次品,或是被人买去放生后又被捞回来的“回锅鳖”。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盲目放生。不少人出于“积德行善”的心理,买了鳖就往河里扔,觉得这是做好事。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放的可能是生态杀手。佛教提倡放生本为护生,但现代生态环境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

把外来物种随意投放到自然水体,等于是在给本地生态系统“投毒”。早在201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就联合农业部发文,倡导“科学放生、合理护生”,明确反对放生外来入侵物种。可惜这类宣传普及不够,很多人依旧我行我素。



至于说吃了有没有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正常烹饪后的珍珠鳖肉对人体有毒。但风险依然存在。一是来源不明,可能含有重金属残留或抗生素超标;二是加工不当易引发食源性疾病。

更重要的是,每买一次,就等于变相鼓励捕捉、运输和销售这一链条的延续。你花一百块钱买的那只鳖,可能正在摧毁一片水域的生态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87文章数 5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