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塔斯社外国媒体从里约热内卢传来消息,让巴西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难以掩饰的愤怒。
他强烈谴责美国政府近期的一项决定:对计划前往纽约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的巴西代表团成员实施签证限制。
在巴西利亚与欧盟外交部长卡娅・卡拉斯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维埃拉毫不避讳地用“荒谬且不公平”定义美方的做法,字字句句都透着对这种外交阻碍的不满:“这根本不合理,也不公平,更遑论符合联合国框架下的外交准则。”
![]()
为了缓解局面,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已经紧急联系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恳请联合国出面协助。
此刻的巴西政府,正焦急地等待着古特雷斯与联合国大会主席的最终决定。
毕竟联合国大会的高级别辩论近在眼前,代表团却因签证问题困在原地。
这不仅关乎巴西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更关乎一个主权国家参与多边事务的基本权利。
而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场震动巴西政坛的判决说起。
巴西最高联邦法院此前做出裁定: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因试图在2023年发动政变、阻止现任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掌权,罪名成立,被判处27年以上的监禁。
![]()
这一判决本是巴西的内政事务,却似乎成了美国出手的“导火索”,巴西《环球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华盛顿此次对巴西代表团实施签证限制,极有可能就是对这场判决的回应。
事实上早在当地时间9月15日,巴西外交部就曾公开表示,由于美巴两国近期在贸易和外交关系上的紧张态势,巴西官员迟迟未能拿到赴美签证,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错过9月23日至27日、以及9月29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要知道,这场“高层周”的辩论是各国阐述外交立场、开展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就连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都已计划在9月27日登上大会堂的讲台发言,巴西若因签证问题缺席,无疑会让自身在国际议题上的声音被削弱。
美巴之间的外交裂痕,其实早有征兆。
![]()
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他就多次针对博索纳罗案批评巴西的司法系统,言辞间不乏对巴西内政的干涉之意。
而在巴西联邦最高法院9月11日正式宣布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的当天,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便在社交媒体上撂下狠话,称美方将“做出相应回应”。
这番话在巴西政府看来,完全是赤裸裸的威胁,巴西外交部迅速回击,明确表示“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恐吓”,卢比奥的言论“既不恰当,也不符合主权国家间的外交礼仪”。
更让巴西难以接受的是,美方的签证施压并非首次。
![]()
此前美国政府已经撤销了多名巴西最高法院法官及政府官员的签证,这一系列举动在国际社会看来,根本不是简单的“签证管理”,而是美国试图用签证作为工具,干预巴西的司法独立。
一个主权国家的司法体系,本应不受外部势力的指手画脚,可美国的做法,却硬生生将签证问题变成了干涉他国内政的“武器”。
这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联合国总部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美国,作为“东道国”有义务保障所有成员国代表的通行权,确保他们能顺利参与联合国事务。
![]()
可如今,美国却对巴西代表团关上了签证的大门,这不仅违背了《联合国总部协定》的精神,更让其行为面临着国际法合规性的质疑:难道东道国可以随意以签证为借口,阻挠其他国家参与多边外交吗?
维埃拉请求联合国介入,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
巴西需要借助联合国的多边平台,维护自身参与国际事务的合法权利,更希望通过联合国的力量,让美国正视《联合国总部协定》的约束力,撤销不合理的签证限制。
毕竟这场签证争端的背后,不仅仅是美巴两国的双边矛盾,更关乎联合国框架下多边外交的权威性。
这场争端对美巴关系的长远影响也值得关注,短期来看,巴西可能错过联合国大会的关键辩论,而长期来看,美国的干预行为会进一步削弱巴西对美国的信任,甚至可能影响拉美地区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态度,让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外交形象受损。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每个主权国家的内政都不应被外部势力干涉,《联合国总部协定》的约束力也不应被随意践踏。
巴西代表团能否顺利拿到签证、参与联合国大会,不仅是对美巴外交关系的考验,更是对多边外交规则的一次检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