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药店 作者:熊吴贵
作者介绍:熊吴贵(微信号:xwg19760924),30年医药营销实践实战经验,从一线销售代表逐渐成长为全国营销总监和KA总监的资深医药人。赛柏蓝、中康科技、良药顾问特约撰稿人、特约讲师。与您共享医药产品如何卖得对、卖得好、卖得久的长久解决方案。
一、先搞懂:咱们药店现在难在哪?
2025年这大半年,不少老板愁得睡不着——隔壁老王的单体店闭店了,街对面的连锁月销量掉了两成。不是咱们不努力,是大环境太“卷”:线上买药1小时送到家,医保控费后药价压得低,每天进店的人就三四十个,光卖药根本赚不到钱。
8月西普会(医药零售行业最大的会)上,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直言:“与其和竞争对手、电商拼手速,不如和顾客拼感情,即从过去的‘交易型’向‘信任型’、‘关系型’转换;从‘药品搬运工’升级为‘健康CEO’;从单一的买卖关系,变成以专业能力为顾客提供情绪价值,提供一揽子健康解决方案”。
这句话切中要害:光靠卖药活不下去,得摸透街坊邻居的需求,调调卖的货,加些实在服务,才能熬过冬天。
二、第一步:摸透街坊邻居需求,别瞎进货!(3个实操调研法)
调品类前,得先知道你家店周边的人“爱买啥、缺啥”。不用搞复杂的系统,3个土方法就管用:
1. 找居委会“套信息”(免费又准)
带两盒菊花茶、几包创可贴,去社区居委会找主任聊聊天:“张主任,最近咱们社区老人多不多呀?有没有不少人高血压、糖尿病?”一般主任都会说——比如“咱们小区300户,60岁以上的有120个,一半都吃降压药”“年轻人大多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经常熬夜”。
举例:北京某社区店老板这么一问,发现周边老人多、带娃的宝妈也多,后来加了血糖仪、儿童退烧药,月销量涨了30%。
2. 收银台“问一句”(顺带拉好感)
顾客结账时,顺口问一句:“姐/哥,您这次买的感冒药够用不?最近有没有想买的,咱们店没有的?”或者给张纸条(印着“您最想买啥?1. 医用面膜 2. 血压计 3. 泡脚包”),填了送个创可贴或小袋洗衣粉。
数据参考:广州某商圈店这么问了100个顾客,发现80个年轻人想要“熬夜救急的”(褪黑素、护肝片),后来加了这些货,晚上8-10点的销售额涨了两倍。
3. 蹲点“看人流”(观察就有数)
每天早上7-9点、晚上6-8点,看看谁来买药:
- 早上来的多是老人,拎着菜篮子,大概率买降压药、降糖药;
- 晚上来的多是年轻人,匆匆忙忙,可能买退烧药、验孕棒、解酒药;
- 周末有宝妈带娃来,会问“有没有儿童专用的止咳药”。
举例:深圳某店老板发现周末宝妈多,加了儿童益生菌、婴儿护臀膏,周末销量比以前多赚500块。
三、第二步:调品类!卖对货才赚钱(附数据对比表)
摸透需求后,就该调“卖的货”了——哪些该砍,哪些该加,心里要有数。下面给大家算笔明白账,看看传统药店和调整后的药店,差在哪儿:
(一)先看传统药店的“死穴”(大多老板都这样)
![]()
举例:一家月销10万的传统药店,药品卖8.5万,赚1.02万;非药卖1.5万,赚3750元,总共赚1.395万,利润薄得很。
(二)调整后的“赚钱结构”
![]()
举例:还是月销10万的店,调整后:
- 药品卖6万,赚1.08万(比以前多赚600);
- 非药卖4万,赚1.8万(比以前多赚1.425万);
- 总共赚2.88万,比以前多赚1.485万!
具体怎么加非药?
- 社区店(老人多):加“慢病套餐”(降压药+血糖仪+低盐饼干),再摆几台按摩仪(可以租,每月收20元);
- 商圈店(年轻人多):加“熬夜套餐”(褪黑素+护肝片+蒸汽眼罩)、“急救包”(创可贴+消毒湿巾+退烧药),O2O平台标“15分钟送到”;
- 不管啥店:加“械字号面膜”(如薇诺娜、芙清),摆个小镜子让顾客试试,说“姐,这个敷完不过敏,咱们药师都在用”,毛利能到50%。
四、第三步:加服务!让街坊“离不开你”(2个实在招)
光卖货还不够,得加些街坊需要的服务,让他们觉得“这家店靠谱,不光卖药,还能帮我解决问题”。
1. 开“简易诊所”(找退休医生坐诊)
找社区里退休的老医生(有医师证的),每天来坐诊2小时,给街坊量血压、看小毛病(如感冒、咳嗽),开处方。医生的诊费可以跟他分(比如诊费20元,医生拿12元,店里拿8元),还能带动药品和非药销售。
案例:河南某县城的单体店,找了退休的李医生坐诊后,每天多来20个顾客,其中15个会买药,5个会买保健品,月利润多了1.2万。
注意:一定要让医生亮证件,别找没证的,避免违规。
2. 加盟大连锁(中小店“抱大腿”)
如果自己进货贵、没资源,就加盟本地靠谱的连锁(如高济、益丰)。总部会给你3个好处:
- 进货便宜:比如原来拿一盒感冒药要8元,总部拿只要6元,毛利多2元;
- 教你运营:总部会派人教你怎么摆货、怎么搞促销;
- 有品牌:街坊看到是连锁,更信任,愿意多花钱。
案例:山东某单体店加盟后,药品成本降了15%,非药月销从5000元涨到2万元,半年就回本了。
五、听行业大咖的话:别走弯路!
西普会上还有几位大咖的建议,咱们翻译成人话:
1.老百姓大药房谢子龙:“我们拒绝做风口上的猪,立志当脚踏实地的牛” 。意思是别盲目跟风,要扎实做好服务;
2.漱玉平民涂丽娟:“健康美丽不是药店的选修课,是激活OTC第二增长曲线的必修课”。强调非药品类要和健康需求挂钩;
3.高济龚建军:“拓品类、强服务、提效率,方能穿越周期、赢得药店流量之战”。提醒老板们别只盯着价格战;
4.益丰大药房高毅:“只有能够被深度服务的用户才是企业自己的用户” 。建议通过专业服务留住顾客。
六、落地步骤:1-3个月,一步步来(别贪多)
![]()
结语:寒冬里,“实在”才是活路
咱们中小药店,拼不过大连锁的规模,也拼不过线上的低价,但咱们离街坊近,能摸透他们的需求,能给实在的服务——这就是咱们的优势。
别等、别愁,从今天开始:去居委会聊聊天,收银台问一句,调几样货,加个医生坐诊。慢慢你会发现,街坊越来越愿意来,钱也越来越好赚。记住了,药店的冬天再冷,只要街坊邻居需要你,你就不会“下桌”!
声明:此篇文章为科普文章,受众仅为医药、医疗等健康产业专业伙伴,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使用,不针对普通消费大众。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赛柏蓝药店
沟通交流:13810145265(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