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黄之歌
(组诗)
蒋德均
2025年8月,母亲病危就医宜宾市中医院,余陪侍在侧。闲隙间览医院中医文化墙,感叹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与大医精诚而作《岐黄之歌》(组诗),致敬中医大师先贤!
![]()
神医:扁鹊
扁鹊,扁鹊
你的姓名自带传奇
你的一生留下成语
病入膏肓者在蒿草蓬勃的地方
看见血气呼喊讳疾忌医的绝望
手握权杖的人们厮杀追逐
在王侯们征战的竹简背后
我听见大地在剧烈地咳嗽
望闻问切的济世医方
可以治愈妇孺的病痛
甚至拥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
却无法治愈王侯们贪心的欲望
当所有的汤剂冷却
在征战不歇的战国时代
你尚未开出经络舒畅的药汤
便倒在了人性阴暗潮湿的地方
扁鹊,扁鹊
你是众生心中的吉祥之鸟
在华夏民族辽阔的天堂
飞翔——飞翔——
注: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本名秦越人,今河北省任丘人,著名医学家。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后因同行忌妒而被害。
外科鼻祖:华佗
手术刀剖开岁月的烽烟
你的指尖有寒光闪现
麻沸散能治愈肉体的顽疾
五禽戏能强健柔弱的身体
你——
一代神医,外科之祖
用望闻问切的方式
调理病人的血脉和气息
在帝王将相的喜怒哀乐里
刀锋游走,惊心动魄
千万颗银针刺向多病的年代
能否救起一个垂死的王朝?
在时代的刀光剑影里
你的大爱仁心终成人性的祭品
那最终落下的刀柄
至今也未能剜除历史的心病
注:华佗(约145—208年),今安徽亳州市人,著名医学家。关于华佗之死,《三国演义》中说,因遭曹操怀疑而被下狱拷打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
医圣:张仲景
北国的雪落在故园
也落在你的心坎
寒冷的不仅仅是芸芸众生
还有你身为太守的初心
以及悬壶济世的艰辛
你打开衙门坐堂
推开窗户张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
寒热在东汉末年交替
那些相依为命的药引
抚慰着奄奄一息的天下苍生
生老病死的人间向鬼神祈祷
绝望的表情像钢针刺痛你的内心
但你始终相信
秉持善心便可治疗人间的病根
穿越千载
我在偶然之间
仿佛看见你
依然坐堂在泛黄的书简
给贫血的人间注入源源不断的甘泉
当万卷书页化作云烟消散
那摊开的序言有温暖阳光
与你的同行
汇成华夏医学奔腾不息的大江
注:张仲景(约150—219年),今河南省邓州市人。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有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我国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和灵魂所在。
养生先驱:葛洪
在东晋的炼丹炉旁
一个身影在踯躅徘徊
丹砂与青蒿开始对话
最终摘取万众仰慕的桂冠
采药人的攀爬惊动了山鬼
归鸟的鸣叫惊破了黄昏
在众生高谈阔论的时候
你却翻山越岭
行走在云遮雾绕的群山
让金石与百草最终和解
在烟雾弥漫的炼丹炉中
探询长生不老之梦
当所有的尝试都化作一柱青烟
飘向群山沟壑间
魏晋时代的浪漫
留下了抱朴子的一生的不甘
仿佛至今还飘散着缕缕云烟
带着淡淡的药香
注:葛洪(283—363年),自号抱朴子,今江苏句容县人,著名炼丹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
针灸之祖:皇甫谧
你出身世族名门
拥有放浪形骸的资本
二十岁的马蹄声声
踏碎过多少月亮的心
纵是京城的酒旗招展
最终也缠不住一具
向往骨骼经脉真相的躯体
你一直伏在竹简上
用银针叩问血脉的深浅
每一针都刺向变幻的世界
脉象里浮起湖泊江海
当墨迹伴随银针沿着经脉行走
甲骨文在银针尖部
一一醒来……
在你瘫痪的时光间
卧榻成为最后的江山
银针指处 病魔与心魔
颤抖成薄薄的医学经典
——《针灸甲乙经》
穿越千年时光
依旧能看到那些跳动的脉相
辨认山河的走向
注:皇甫谧(215—282年),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出生望族世家,著名医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他因此被誉为“针灸鼻祖”。
药王:孙思邈
你从五台山走来
在终南山的云雾里修炼
检视林间每一株草药
点亮人间的生命之灯
银针扎进带病的年代
药味漫过烽烟的土地
在帝王将相的长生梦里
你独自感伤民间的苦疾
千金要方摊开李唐王朝的内伤
百草的气息唤醒美好时光
大医精诚
穿越千载
至今流芳
每一个字都是价值千金的分量
当杏林的精魂失散
那些需要救治的生灵在呼喊
当疫情横行天地间
苍生一次又一次将你的大名呼唤
注:孙思邈(541—682年),今陕西省铜川市人,著名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等著作。
儿科医圣:钱乙
先生
你早年的经历让你一生
变得格外温驯
就像摇篮里熟睡的婴儿
那些颤抖的啼哭声
曾经痛彻你的心扉
你用毕生的精力
解读黄帝内经的奥义
将深奥的河流引向浅滩
将虫鸣与春汛最终唤醒
你一生踏遍了王朝的疆域
金銮殿龙椅上的天子俯身
赐予你衣锦玉食
你却把惊痫、痘疹、咳喘
熬成苏木色的晨昏
始终立足在市井或田埂
让每一味草药听懂童谣
白术 茯苓 甘草
在陶罐里重新排列天地星象
先生
你被世人誉为儿科之圣
其实
你只是替大地清除了污迹
为天空重新命名了星斗
让每粒微尘和星星都记住
自己最初的位置
并学会了自然呼吸
注:钱乙(1032—1117年),著名儿科医家。曾任太医院丞。被誉为“儿科医圣”。
法医之父:宋慈
宋慈——
你是正义的护法
你是真相的密使
你用智慧与良知
治愈世间的伤口
在团团迷雾之间
让尸骨张嘴说出证言
在连环的证据链中
银针刺破蛛网的谎言
当赵宋王朝的冤狱
一个又一个尘埃落地
你站在凉薄的生死簿旁
用苍老的手指
从瘴疠雾霾的天地里
捞出一枚又一枚
蒙诟受伤的月亮
千年之后的无影灯下
谁在翻转尸体的瞬间
看见宋慈的影子
正穿过显微镜的焦点
叩问良知
真相与正义何曾消失?
注:宋慈(1186-1249年),今属福建南平人,著名法医学家,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药圣:李时珍
当你背着背篼走进大山
沿着悬崖绝壁攀登
百草在你的指认下
在沸腾的陶罐里结成亲家
在时光的长河里
歌唱倔强的药香
你的一生都在寻找和辨认
将灵性的草木熬成
一锅叫做《本草纲目》的药汤
成为救济苍生的菩萨道场
尽管你不曾被封官加爵
也未曾衣锦还乡
但时间为你编织的王冠
至今还散发着草木的幽幽清香
注:李时珍(1518—1593年),今湖北省蕲春市人,著名医药学家。有传世巨著《本草纲目》等, 被后世尊为“药圣”。
温病之祖:叶天士
千年岐黄在你那里沉积
辟出了新的路径
当青苔爬满江南的台阶
药香正漫过苏州的梅雨
一袭青衫穿过阊门
总在瘟疫蔓延的时节现身
小巷里的青石板上
时光让苔痕枯黄
寒暑易节
遍访杏林名家大师
你的脚步奔走不歇
心系苍生
你的食指按住大地的脉搏
一心把江南捻成一根银针
扎进岁月的经络
叩问脉象的起伏
所有草木的生长
根系扎进人间颤动的土壤
今夜
灯火如旧
有谁在石库门里翻阅医案
有谁在江南塞北搜集丹方
我看见
一道清癯的身影
正从乾隆年间起身
提着灯笼走过
把瘟疫挡在城门之外
注:叶天士(1666—1745年),今江苏苏州人,著名医学家。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被尊为温病学派的鼻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协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52集大型神话动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学顾问,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书剑创意写作工坊负责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