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支社区乐团,竟能用锯子演奏《雪绒花》

0
分享至


谁能想到,一把看似普通钢锯,居然也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这就是锯琴,一种有着300多年历史,非常冷门的西洋乐器。近日,在虹口区举行的“银发版达人秀”的海选现场,一支锯琴乐队惊艳亮相,一曲用锯子演奏的《雪绒花》赢得满堂喝彩。它不仅是中国规模最大、唯一成团的锯琴乐团,更是上海民间艺术团体中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如今已成为虹口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熟练的锯琴手,放眼世界都是凤毛麟角,但在上海却能成团。这一罕见的艺术形式为何能在虹口落地开花,几经波折依旧坚挺不倒?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这是一个关于承诺与坚守的漫长约定。

以锯为琴

今年90岁高龄的佘瑞英是上海虹艺锯琴团团长,因为腿脚不便已经很久没有下楼了。即便如此,她依旧在操心着虹口区文化馆每周四的锯琴团排练,团员们都来了吗?谁又请假了?演出准备得怎么样了?这份责任,一背就是近20年,而她与锯琴结缘,则要从1985年,上海一场万众瞩目的音乐大奖赛说起。

1985年,上海举办第一届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一位名叫金少白参赛者,以一把锯琴技惊四座,同时也在上海引发了一波“锯琴热潮”,一时间学琴者众,协会成员多达百人,甚至还在传统锯琴的基础上,改良研发出了一种“中国锯琴”,音域更广,音色更好,同时便于演奏。

由于钢锯并无传统的孔、管、键、盘和弦等设施,演奏者必须巧妙地运用双手和双腿,通过精确的控制和协调,才能让钢锯发出悦耳的声响。在高手的演奏下,其音色如泣如诉、百转千回、余音绕梁,但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也许是因为演奏难度较高,锯琴学习热潮逐渐褪去,到了2000年之后,上海锯琴发展一度沉寂,随着一批前辈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一绝活甚至面临失传。大师金少白也准备隐退,将传承锯琴的重担交给了他从小看大信得过的佘瑞英。

“其实那时我对锯琴也谈不上有多喜欢,但既然答应长辈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不知不觉坚持了将近20年。”佘瑞英说,2007年上海虹艺锯琴团成立,她担任团长,得到了虹口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有了排练场地。从此,上海有了一支40多人的民间锯琴团,佘瑞英的人生轨迹也与锯琴紧密相连。



佘瑞英和她的锯琴

追梦之旅

在成为团长后,佘瑞英一边邀请锯琴老前辈出山,提升乐团的专业水准。一边培养接班人,在年轻人中寻找新一代传承者。

1990年,东风中学曾培训过一批青少年锯琴手,在全国比赛中斩获奖项。时过境迁,当年的那些孩子们现在在哪里呢?佘瑞英找到当时的辅导员,经过一番努力,居然把曾经的小琴手们都找了出来。在佘瑞英的号召下,其中有一些人又重新拿起了锯琴,成为传承者的生力军。

多年来,成员们每周四都在区文化馆排练,雷打不动。前辈们毫无保留手把手教,新秀们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陈志康,陈黎明,金少白,毛家行等前辈的帮助下,锯琴团成员将锯琴技法和民乐风格揉入乐曲,开发了无伴奏演奏、立式独奏、与钢琴合奏等不同演奏形式,同时继续钻研硬件升级改造,让一把锯琴几乎可以演奏任何乐曲,不论是中国传统戏曲唱腔,还是西方经典音乐,都能进行很好的展现。

目前,该团已演出了200余场,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把锯琴艺术从小众乐器推向了大众视野,成功入选了虹口区级非遗技艺。除了不遗余力地参与本市一些重大演出,锯琴团还经常走进各社区演出,让社区居民领略锯琴的独特魅力。“就像去年医生把我抢救回来一样,这些年我们也把锯琴成功抢救了回来。”

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只为传承如此冷门的乐器,这样的努力究竟值不值?佘瑞英经常被人问到这个问题。她的答案是,再选一次还是会当这个团长。在她看来,就像是突然被人在手中塞了一盆美丽、稀有、脆弱的花朵。虽然自己没什么天赋,也并未做好准备,但还是选择全力以赴。“把这盆花照顾好,不让它在我手里枯萎,然后交给下一位有缘人。”佘瑞英说,这二十年她就在做这一件事。

不久后,乐团即将登上“银发版达人秀”,让锯琴艺术时隔30多年后再一次通过电视屏幕与上海观众见面。目前团员们正在加紧排练,而身在家中的佘瑞英也是非常期待。虽然年迈的身体使她不能亲自前往,并且再也拉不开琴弓,但她的心早已飞上舞台,和他的团员们一起向梦想进发。

原标题:《这支社区乐团,竟能用锯子演奏《雪绒花》》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李一能 摄 图片来源:李一能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一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8054文章数 7576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数码
亲子
健康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