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武汉中院发出通报,维持一审判决,认定杨某媛告肖某瑫性骚扰不成立。几个小时后,武大发出通报,主要宣布了三件事:一是撤销肖某瑫的记过处分;二是维持授予杨某媛硕士学位;二是相关人员论文审核不严被追责。
撤销肖某瑫的处分、相关人员被追责是意料之中,维持杨某媛硕士学位,略微让人意难平。
毕竟,杨某媛的论文错漏百出,严格来说,可以被认定为学术不端的。
但是一想到现在满大街都是硕士博士,如果真要较真检查的话,估计有不少人比这个更水更差,所以也可以释然——实在不行,想想自己当年写的。
我觉得比较悲催的是审核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本意应该是不要为难学生,但最后处理的结果是“肖某瑫没错,杨某媛没事”,而他们被处分。
像极了“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遭殃”“王老吉和加多宝争市场,和其正没了”,这倒也符合逻辑。
![]()
从事物的两面性来说,杨某媛对武大是有贡献的,所以武大应该“感谢”她——正是她后期的“不依不饶”,才意外将母校从泥潭中解救了出来。
首先,她替武大完成了“纠错程序”。武大在2023年10月仓促给出“记过处分”,自己内部人都承认是“迫于压力”,但是复核改结论,会啪啪打自己的脸。是杨某媛的诉状迫使司法系统介入,其判决结果,成为武大最需要的“行动依据”。
其次,她让武大避免了更大的声誉灾难。试想,如果杨某媛不告肖某瑫,那么,肖某瑫的“记过处分”很可能无依据撤销,将坐实学校“知错不改、掩盖事实”的行为,其声誉将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她为武大上了一堂“程序正义”的警示教育课。杨某媛的行为,阴差阳错地逼迫整个事件从“迎合舆情”回到了“依法治理”的正确轨道上。它告诫武大及更广层面:面对舆情,需要严格的程序、深入的调查、依法的定论,迫于压力“匆忙灭火”是大忌。
![]()
这起事件中,我最佩服肖某瑫的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她展现了与全世界“为敌”的决心。她在儿子遭受巨大心理创伤情况下,保持克制与冷静,不参与网络骂战,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通过合法渠道恢复名誉,母爱与素质,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图书馆事件”尘埃落定,遗憾的是肖某瑫没有得到一句公开道歉,不论是来自学校还是杨某瑗。相比而言,我更希望杨某瑗能真诚道歉,因为很多时候,一句道歉就能化解恩怨,也能重立人设,比“嘴硬到底”智慧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