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种防空警报,哪种需要立即避险?

0
分享至

今天(9月20日)

是我国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每年的这一天

全国多地都会试鸣防空警报

这些不同声音的警报

分别代表什么?

听见警报后应采取哪些行动?

一起来了解

防空警报分为三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解除警报信号三种


预先警报信号

在城市可能遭到空袭的情况下,告知市民提前做好防空袭各项准备。

鸣放方式: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它的特点是“长间隔”。

空袭警报信号

在空袭已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开始发生的情况下,告知市民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鸣放方式: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它的特点是“短间隔”。

解除警报信号

在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告知市民可以进行消除空袭后果的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鸣放方式: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3分钟,它的特点是“无间隔”。

听到警报该怎么做?

听到预先警报信号

要保持镇定,立即关闭所有的水电气阀门、关闭门窗、熄灭炉火、盖严食品和水井等。背上应急背包、扶老携幼,快速进入指定的人防工程或紧急疏散地。

如果此时你身处公共场所,一般不要立即回家,应就近防护或到临时疏散地点掩蔽

■ 听到空袭警报信号

已经进入人防工程中的公众应安静下来。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公众要就近分散,可以找矮墙、涵洞、墙角、桌旁或桌下进行掩蔽,可以利用手边的头盔、被子、塑料盆、木板等物品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


在室内要避开玻璃窗、高书架、衣柜及吊挂物品等。

在室外则要避开高大广告牌、楼房、吊车及高压线等,远离加油站、燃气站等易燃易爆区域。

■ 听到解除警报信号

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同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

为在紧急时刻做到快速反应,日常应提前主动了解居住地附近的人防工程位置、应急疏散路线,家庭可储备应急包。

如何寻找

身边的人防工程?

大家可留意身边的人防工程指示牌,也可询问所在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了解居住地、办公场所附近的人防工程所在位置。


家中及办公场所应常备应急包,并定期进行更换。日常建议将应急包放置在家门口等显眼、易拿取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应包含:

  • 求救工具:手电筒、高频口哨,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呼救。

  • 饮用水和应急食品:一人一天需要3升饮用水;食物应按照3天份来储备,最好是罐头等耐存放、易携带、能量高的食品。

  • 急救药品:包括创可贴、止血棉、消毒用品等,以及家中慢性病患者必需的药物。

  • 应急物品:毛毯、防寒用的睡袋、照明用的蜡烛、手电、安全头盔等。

声声防空警报

不仅是历史的回响

更是守护人民安全的信号

居安不可忘危

牢记这些知识点

关键时刻可以多一份冷静

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国家应急广播

责编| 徐秋阳编辑| 顾盼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发布 incentive-icons
安徽发布
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号
20408文章数 154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