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北京男子毒死9条宠物狗一审2年8次延审至今未判”的新闻引发全网热议。这场围绕“毛孩子”生命与法治效率的拉锯战,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2022年9月14日,北京朝阳区首开畅颐园小区,前一天晚上还跟着主人遛弯的宠物狗,当天突然陆续倒在小区里,有的口吐白沫,有的抽搐着没了呼吸,一天时间里就有9只宠物犬、2只流浪猫丧命,业主们赶紧报了警。
![]()
警方调查后,发现下毒手的是同小区66岁业主张某华,用的是鼠药里常见的氟乙酸类毒物,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车棚等公共区域投放含剧毒氟乙酸的鸡脖子碎片,撒在小区公共区域。
11名狗主人开始为自己宠物的死亡发起维权。李女士(Penny)是其中一只被毒不幸离去的西高地犬Papi的主人,这件事彻底改变了Penny的人生轨迹,她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自学法律,联合其余十位受害者,为陪伴自己13年的宠物犬Papi“追凶”。
![]()
2023年1月5日,案子以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同年10月26日在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
庭审当天,公诉人拿出的证据是:5只有条件做尸检的宠物狗,体内都检出了氟乙酸钠(盐),和张某华用的毒物成分完全对得上。
张某华也在现场承认自己撒过毒,但是他不承认狗死和他有关系,一会儿说讨厌狗,孙女怕狗且三轮车被狗尿,觉得狗扰民,一会儿又说自己其实爱狗,然后又拍着胸脯说“一人做事一人当”。
张某华说话毫无逻辑,承认撒毒但否认与狗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且拒绝赔偿。
这次庭审进行了6个多小时,法官宣布择日宣判。
而这次开庭也成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公开庭审。从2023年10月到2025年9月,案子一延再延,到现在已经是第八次延审了。
![]()
每次快到审限,狗主人都会收到法院的通知,理由不是需要补充核查因果关系,就是被告人提出新辩解要核实,可具体卡在哪,法院也没细说。
裸辞自学刑法、为爱狗复仇1000多天的Penny女士在漫长等待中直言:“不知道下一次是延审还是判决。”
![]()
对Penny而言,每一次延审通知都是一次煎熬——她不仅要承受失去爱犬的痛苦,还要在司法程序的“无限期等待”中反复拉扯。
前几天杭州氢氟酸(“化骨水”)事件后,Penny再次发声,希望法院早日给出公正的判决:
“前几天在杭州被通报的氢氟酸中毒和我们案件的投毒成分氟乙酸同属剧毒化学品,两者皆为并不需要误食才会死亡,吸入甚至皮肤接触就有致死风险的违禁化学品,而不幸的巧合是,受害人涂女士不幸身亡的时间,刚好是我们三年前的案发日期9月14日。这难道还不值得警醒吗?这不仅仅关乎我们11位受害人的公平正义,更关乎千家万户的公共安全。”
![]()
为什么案件久拖不判?法院未给出具体理由,但有法律人士认为案件难点在于罪名认定。
氟乙酸属禁用剧毒物(0.几毫克可致人死亡),但无人员伤亡,法院需平衡公共安全危害与量刑依据。
若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需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此案件中,投毒地点在小区公共区域,虽仅宠物狗和流浪猫死亡,但也存在居民尤其是儿童误食的风险。
如果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若投毒者选择对人“无毒”、仅能致宠物狗或其他动物死亡的物质,那就是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了。如果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则需确定宠物狗价值,可宠物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这给案件定性量刑带来挑战。
宠物在法律上被视为“财产”,但受害犬因无血统证书,司法鉴定机构拒绝评估价值,导致“财产损失”难以量化(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证明“致人重伤或重大财产损失”)。
案件久未宣判,或许是法院在审慎权衡证据、法律适用和社会影响。一方面要确保法律准确实施,另一方面要兼顾社会公平正义与公众情感。
![]()
因此,希望11名狗主人和公众给予法院以理解、宽容,也希望法院加强与受害者的沟通、解释,让案件得到合法合情、公平正义的判决——毕竟,宠物中毒刑事诉讼这类型案件在我国还是比较稀有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