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9月20日的全国爱牙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及其副主题“减糖控体重,护牙助健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健康真理:口腔并非一座“孤岛”,它与我们的全身健康紧密相连,而守护健康的关键钥匙,恰恰掌握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之中。
01
为何说“口腔是全身健康的门户”?
![]()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呼吸道的门户。一个不健康的口腔,就像一个藏污纳垢的“细菌蓄水池”,其中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炎症物质可能随着血液循环“窜访”全身,引发或加重多种系统性疾病。
01
心脑血管的“潜在威胁”
![]()
严重的牙周炎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能进入血液,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患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风险。
![]()
![]()
02
糖尿病的“恶性循环”及孕产妇的“隐形风险”
![]()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更易罹患牙周炎;反之,重度牙周炎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孕妇的口腔健康关乎下一代。牙周疾病可能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的风险,关乎家庭幸福。
03
呼吸系统的“感染源头”及营养摄入的“第一道关”
![]()
口腔内的细菌若被吸入肺部,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尤其对年老体弱者威胁巨大。
牙齿缺失、疼痛会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初步消化和吸收,长期如此必然拖累全身健康。
由此可见,维护口腔健康绝非仅仅是“牙好,胃口就好”那么简单,它是守护全身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02
“减糖控体重”:一举多得的健康策略
![]()
![]()
副主题精准地指出了实现“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双赢的突破口——减糖与控制体重。
![]()
减糖
直击龋齿病根的首道防线— 糖,特别是游离糖,是口腔致病菌最喜爱的“食物”。细菌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会持续腐蚀牙齿最坚硬的保护层——牙釉质,最终形成龋洞。
如何科学减糖?
警惕“隐形糖”: 减少碳酸饮料、果汁、奶茶、烘焙糕点、风味酸奶等高糖饮料和加工食品的摄入。许多尝起来不甜的食物(如番茄酱、沙拉酱)也含大量添加糖。
改变进食习惯: 两餐之间尽量不吃甜食,如果吃,最好随正餐一起。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
首选健康饮品: 最健康、最护牙的饮料永远是白开水。
![]()
控体重
构筑全身及口腔健康的坚固屏障,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这些疾病又与口腔健康问题互为因果。控制体重意味着:
降低慢性病风险:减少全身性炎症水平,从而间接为口腔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大环境。
促进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的过程本身就需要选择低糖、高纤维、营养均衡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瘦肉),这些食物不仅有利于体重管理,也能减少糖对牙齿的损害,同时提供牙齿和牙周组织所需的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
03
付诸行动:守护您的微笑与健康
理念的更新需要行动的支撑。在此,我们呼吁大家:
01
优化膳食模式:
践行减糖饮食,多吃天然食物,少吃超加工食品。
02
坚持有效清洁:
每日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学会并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定期漱口。
03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专业洁牙(洗牙),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04
保持健康体魄:
将控制体重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全面提升机体免疫力。
![]()
![]()
![]()
让我们以全国爱牙日为契机,深刻理解“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内在联系,从“减糖控体重”这一简单而有效的举措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灿烂笑容与长远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来源/ 甘孜州疾控中心
编辑/ 杨雪
校对 / 卢雪英
责编 / 刘睿娟
审核 / 白马
监制/ 谭荣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