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来得早,凌晨两点就报到。古人说早秋分冷嗖嗖,这话靠谱吗?
秋分节气在凌晨2点19分到来。按照古人的划分标准,这绝对算早秋分。
老辈人常说“早秋分冷嗖嗖”,今年会不会应验?古人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
酉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之前来的算早秋分。
今年秋分凌晨就到,比酉时早了15个小时!农历八月初二也符合早秋分的标准。
双保险啊这是,看来古人认定今年秋分来得确实早。“秋分一声雷,冷到来年二月回”。这句农谚提醒我们注意秋分时节的天气变化。
打雷下雨多,说明暖湿气流活跃,降温可能更明显。今年秋分来得这么早,是不是意味着冷空气也会提前?气象专家表示,节气变化与天气走势存在一定关联,但不能完全划等号。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分后降雨增多,气温确实会逐步下降。但具体降温幅度还要看大气环流形势。
古人划分早秋分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看时辰,一种看农历月份。今年两种方法都显示是早秋分,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
白天可能还有30℃,晚上可能就降到15℃。这种天气最容易感冒,大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早秋分冷嗖嗖,晚秋分火烧秋”。
这句农谚流传了上千年,但现代气象观测显示,节气早晚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数据显示,近十年早秋分年份的平均气温,与晚秋分年份相差不到1℃。这说明古人经验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完全依赖。
秋分后农事活动要注意啥?专家建议,北方要抓紧秋收,南方要防范“秋老虎”。特别是蔬菜种植,要预防突然降温。
今年秋分这么早,会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农业部门监测显示,目前主要作物长势良好,但后期天气仍需密切关注。
古人智慧值得借鉴,但现代科技更可靠。建议大家多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毕竟天气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秋分养生有讲究。
这个时候要多吃润燥食物,像梨、百合都不错。早晚温差大,老人孩子要特别注意保暖。
你觉得早秋分真的会带来早降温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把这条天气提醒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天气情况请以官方预报为准。
农业生产请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