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尹婵萱 赵凯怡
9月12日下午,烈日暂歇,细雨洒落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荷塘边、古祠堂、文创店内,外乡游客或驻足赏景,或聆听毛氏故事,沉浸在诗意古村的文化氛围里。
“就是GAO”米糕文创店内,35岁的“米糕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中原正在检查新上架的一批文创米糕,并不时向来往游客介绍产品。
“现在,米糕这种传统点心已经成为清漾村代表性的文创小吃。”清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成说,村里紧扣“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的“三好”发展方向,让看得见的文化转变成摸得着的财富,生活蒸蒸日上。
米糕嵌新魂
“米糕是江山老味道,要想做出清漾特色,就要扎根本土文化。”周中原是江山人,曾任清漾村村官,2018年扎根创业时,便认准了“文化赋能农产”的路。
清漾村作为江南毛氏发祥地和毛泽东祖居地,是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村”“进士村”,宋代毛和叔家族“四代十登科,六子七进士”,出过8个尚书和83个进士。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毛子水,也是清漾毛氏后裔。这一“文风鼎盛”的文脉,正是米糕的“灵魂”。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周中原融合清漾文化开发出状元糕、榜眼小切、薯探花等系列产品。2021年,他被评为江山米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进士糕有什么故事吗?”面对游客的好奇,只要周中原有空,他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村里的历史。游客们也总是惊呼:“清漾比我们在网上了解的历史还要深厚啊!”
2022年,周中原利用村中闲置农房,打造了集研发、生产、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就是GAO”米糕文创店,提供非遗文化教学、非遗米糕制作体验、非遗技术传承等体验服务,还打造出状元八尚糕、尚书礼盒、状元礼盒等产品以及状元手办、进士折扇等文创衍生品。
“现在清漾文创米糕的口味已增加到二十几种,还会定期上新。”周中原说,清漾米糕已实现“小作坊”的转型升级,带动村民种植芝麻、大米等原材料,解决了十几个就业岗位。工坊每年的总营业额稳定在三四百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