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后,菏泽市牡丹区第22中学“初一94个班,每个班64人”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9月19日,红星新闻报道《一个年级94个班,“超级中学”背后的名校光环和聚集效应》。随后,菏泽市牡丹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释。他介绍了近半个月以来,牡丹区在多校区分流、统筹教育资源、新学校规划等方面采取的优化举措,力图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舒适、优质的教育。
▲建设中的天香学校 据大众网
——问题——
适龄人口数量仍处在高位
城镇化带来人口聚集,生源较多
该工作人员表示,22中出现超大校额的原因是,菏泽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量目前仍处在高位,在前几年的城镇化和城市改造过程中,22中所在区域聚集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新建成小区的适龄人口较多,同时周边是繁华商业区,随迁子女较多,导致人口密集,生源较多。
此前区教体局按规定将22中的两个小学新校区进行了调整,让部分学生到新校区上课,但距离有点远,大概2公里,一些家长不理解,觉得有负担。“经我们做解释工作后,大家也能接受了。”
针对“22中招生计划中覆盖12所小学,而区教体局公布的对口直升招生范围中仅有8所小学”的问题,该工作人员称,教体局公布的8所小学都是公办小学,其他4所中,双河小学已被撤并入花城小学,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已经划归鲁西新区。“还有两所民办小学,没有必要纳入专门范畴,家长根据实际居住地申请就行。”该工作人员说,这4所学校的学生既可以到22中上学,也可以到实验中学入学。
——现状——
当地小学招生规模已开始萎缩
有小学今年仅招生一个班
该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校额过大问题引起网络热议后,山东省教育厅调研了菏泽市,牡丹区做了相关化解措施和方案的详细汇报。
针对目前校额、班额过大,教学和活动拥挤的问题,目前牡丹区已经制定了校区分配办法。
该工作人员称,近年菏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牡丹区每年的出生人口以2000(人)的幅度递减,以前高峰时出生2万人,去年只出生8000人”。因此,当地小学招生规模已开始萎缩。
该工作人员表示,菏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未来城区虹吸乡村人口的趋势会大大减弱,目前牡丹区的整体学位情况是逐渐空余的,乡村学校开始合校并点。
▲2025年牡丹区城区学校招生计划(部分) 据牡丹区政府官网
“将来小学人少了,就会合并学校,空出来的小学,我们完备一些功能建设,比如配置初中实验室设备、改建操场,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将它们变成中学分校。”该工作人员说。
例如,九年一贯制的北苑学校,近年招生人数逐渐减少。牡丹区计划把北苑学校的小学生源分流到附近其他学校,然后将其改建为青年路校区,作为22中教育集团的新分校。
红星新闻记者在牡丹区政府官网看到,2025年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中,包括北苑学校在内的4所小学均仅招生2个班,学生90人。还有2所小学,均仅招生1个班,人数45人。
整合现有教育设施资源
扩大公办率,提高利用率
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菏泽公办初中不多,公立高中仅有3所,导致家长和学生因“名校效应”而涌入少数学区。
对此,菏泽从2024年底开始建设一所新的市直高中,规划190亩,容纳在校生约4500人。
工作人员透露,近期,牡丹区还将向市里申报用地规划,建一所牡丹区直高中,增加公办高中学位。“生源高峰是呈梯次、波浪式抵达的。现在规划建设,就可以为现在的初中学生以后进入高中打好一个基础。”
▲建设中的菏泽市直高中 据大众网
该工作人员称,牡丹区还将统筹现有的职业学校资源,增加公办职业学校的学位,减轻家长负担。“市区两级已经开过几次协调会了,我们的目的就是扩大公办率,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改扩建学校,也要防范资源浪费。加上将于明年4月建成交付天香校区,22中将有5个校区。该工作人员表示,菏泽初中生源的高峰大概还有4年就过去了,“因此我们更注重整合现有的教育设施资源,以降低校额为目标,提高闲置学校和教室的利用率。”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陈龙 记者 李毅达
编辑 郭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