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李贞少将是唯一的女将军,毛主席亲自为她授勋章,能走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其实包括李贞将军,在红军的历史上一共有过三位女将军,另外两位女将军的名字则长期鲜为人知。
李贞
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贫寒之家,年幼时父亲病逝,一家人生活变得更加贫苦艰辛。1927年3,19岁的李贞被批准入党了,同年她参加游击队,作为一名女性,她参加过一线的战斗,还立过功。
1932年,24岁的李贞被任命为红军妇女团的团长,受到组织的重点培养,被安排到瑞金学习。1933年,李贞被提升为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来她还担任过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
此后李贞主要从事政工工作,担任过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主任等职。李贞一路走来属于平稳上升,她也凭着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晚年以大军区副职离休,于1990年3月11日病逝,享年82岁。
张琴秋
在三位女将军之中,要数张琴秋担任过的职务最高。1904年11月,张琴秋出生在浙江桐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在上海读女校期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期间参加过进步的学生运动,在1924年入党。
1925年11月,张琴秋受组织安排,与张闻天、王稼祥和伍修权等人一起前往苏联学习,足见她当时在党内地位不一般。在苏联期间她因生下女儿留了一级,与博古、杨尚昆等人成为了同学。
1930年春,张琴秋回国工作,她和丈夫沈泽民一起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工作。在鄂豫皖期间张琴秋担任过军校政治部主任、73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10月,张琴秋跟随四方面军进行转移,期间担任过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当时陈赓、许世友、陈建安等人都是张琴秋的下属,后来成为开国大将的陈赓有一次开玩笑说:“在张主任手下,我可没少挨训。”作为红军为数不多的女将军,很遗憾张琴秋没有参加大授衔。
主要原因是在建国之初张琴秋从军中调往了纺织工业部,担任副部长,此后她在该部工作近20年。然而在六十七年代的“运动”中,张琴秋不幸遭受错误对待,在1968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64岁。1979年,张琴秋得以恢复名誉。
胡筠
与上述两位女将军相比,胡筠的经历十分不幸,她在红军长征之前就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胡筠是湖南平江县人,1898年她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还学过武术,身体素质很好。
1925年,胡筠受进步思想影响,申请入党了,后来参加了北伐战争,帮助前线搞过运输和救护工作,甚至还参加了一线的战斗。1926年,胡筠考入了武汉黄埔军校,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射击,有神枪手之称。
胡筠在湘赣边一带逐渐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伍,后被组织改编为平江工农革命军,她担任司令员,成为了红军之中第一个女司令。1928年,胡筠率部与彭德怀会师,配合平江起义作战。
1931年,胡筠被任命为红8师师长,她多次率部粉碎敌人的“围剿”,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女将军。不幸的是在1933年10月,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胡筠被扣上了敌特的帽子,于1934年1月被秘密处决,时年35岁。
作为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彭德怀得知胡筠牺牲后悲痛不已。1945年,在“七大”上正式为胡筠恢复名誉,追认她为革命烈士。1958年,彭德怀回到平江,回忆其了胡筠,他说:“胡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很有能力,打仗很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