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永祥站在迪拜豪华别墅区的大门前,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
保安用蹩脚的中文摇头:"没有阿米尔这个人。"
老人的心一沉,正要转身离开,一个中国女人突然叫住他:
"您是陈思娴的父亲吧?"
女人带着他七拐八拐来到一栋白色别墅前,陈永祥推开虚掩的大门。
他看到了八年未见的女儿陈陈思娴。
陈思娴抬头看到父亲,手中的书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爸...您怎么来了?"
老人声音颤抖:"思娴,你老公阿米尔呢?这八年你寄回来的八千万...到底是怎么回事?"
1
山东临沂农村的雪下得特别大。
陈永祥早早就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女儿发来的微信照片,上面是一辆黑色宝马车。
他搓着手,哈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很快消散。
村里的李大爷路过,笑着打招呼:"永祥,闺女要带对象回来了?"
陈永祥点点头:"说是在国外做生意的。"
李大爷羡慕地咂咂嘴:
"你家思娴有出息,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找对象眼光肯定差不了。"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崭新的宝马车缓缓驶来,在村口停下。
陈陈思娴先下了车,一身名牌大衣,脚上踩着高跟鞋。
比起两年前离家时,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陈永祥快步迎上去:"闺女,可算回来了。"
陈思娴扑进父亲怀里:"爸,我想死您了。"
这时,驾驶座的门开了,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走下来。
他个子不高,但穿着讲究,手腕上的手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男人走过来,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叔叔好,我是阿米尔,陈思娴的男朋友。"
陈永祥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迪拜男人,皮肤略黑,五官端正,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他伸出手:"小伙子好,快进屋,外面冷。"
进了院子,阿米尔从后备箱搬出大包小包的礼物。
茅台酒、中华烟、还有各种陈永祥叫不上名字的补品。
邻居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王婶子眼尖,指着阿米尔的手表小声说:
"那表得好几万吧。"
阿米尔很会来事,见人就发烟,嘴甜得很:"大爷好,大娘好。"
晚饭时,陈永祥做了一桌子菜。阿米尔吃得很香,一个劲地夸:
"叔叔的手艺真好,比迪拜五星级酒店的大厨还厉害。"
陈永祥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都是家常菜,你别嫌弃就好,小阿,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阿米尔放下筷子:"我在迪拜做建材贸易,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瓷砖、水泥这些,卖给当地的建筑公司,迪拜这几年发展快,建筑材料需求量大,生意还不错。"
陈永祥点点头,虽然听不太懂,但觉得这小伙子说话有条有理。
陈思娴在旁边补充:"爸,阿米尔家三代都在迪拜,他们家在那边有好几处房产。"
陈永祥心里有了底,虽然这个准女婿看起来有点洋气,但人品似乎不错,最重要的是女儿喜欢。
第二天,阿米尔就提出要和陈思娴结婚。
陈永祥有些为难:"这也太快了吧,我对你还不够了解。"
阿米尔诚恳地说:"叔叔,我理解您的顾虑,我和思娴在北京认识两年了,感情很稳定,我想早点把思娴娶回家,也好让您放心。"
陈思娴拉着父亲的手:"爸,阿米尔对我很好,而且我在国内的工作也不稳定,跟他去迪拜,发展机会更多。"
陈永祥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心软了。
妻子去世早,他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现在女儿找到了归宿,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年初三,两家人简单地办了订婚宴。
阿米尔很大方,当场拿出二十万现金作为彩礼。
村里炸开了锅,都说陈永祥养了个好女儿,找了个有钱女婿。
正月十五刚过,陈思娴和阿米尔就准备回迪拜了。
临走前,阿米尔拉着陈永祥的手:
"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思娴的,等我们在迪拜安顿好了,就接您过去住。"
陈永祥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哪也不去,就守着这个家,你们好好过日子就行。"
陈思娴红着眼圈:"爸,我会经常给您打电话的,您要照顾好自己。"
看着女儿坐进车里,陈永祥心里空落落的。
车子开出很远,他还站在村口,直到再也看不见。
三个月后的一天,陈永祥正在菜地里锄草,手机突然响了。
是银行的短信提醒,账户到账一百万。
老人吓了一跳,赶紧给陈思娴打电话:
"闺女,是不是银行搞错了?怎么给我打了这么多钱?"
视频那头,陈思娴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背景是落地窗外的迪拜高楼:
"爸,没错,是阿米尔让我转给您的,他说这是孝敬您的。"
陈永祥急了:"这太多了,我用不了这么多钱。"
阿米尔的脸出现在镜头里:
"爸,您就收着吧,我最近谈成了一个大项目,赚了不少,您该买什么就买什么,别舍不得花。"
陈思娴笑着说:"爸,您那房子都住了几十年了,该翻新了,还有,您不是一直想给妈妈修个好点的墓吗?现在有钱了,都办了吧。"
挂了电话,陈永祥坐在田埂上发呆,一百万,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村支书王大海得知这事,专门来找陈永祥:
"永祥哥,你家思娴真是出息了,你看咱们村的路,下雨就泥泞不堪,要不你出点钱,咱们一起把路修了?"
陈永祥想了想,点头答应:"行,该出多少钱你说。"
很快,村里开始修路,陈永祥出了三十万,剩下的钱他用来翻修房子,还给亡妻立了块好墓碑。
李大爷看着焕然一新的陈家小院,感慨道:"永祥,你这下可享福了。"
陈永祥笑笑没说话,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这钱来得太容易了,容易得让他害怕。
又过了两个月,账户再次到账,这次是两百万。
陈永祥慌了,连夜给陈思娴打电话:
"闺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米尔做的什么生意,能赚这么多钱?"
陈思娴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爸,您别担心,迪拜这边机会多,阿米尔最近接了几个大工程的建材供应,利润很高。"
阿米尔接过电话:"爸,这些钱您就放心用,我和思娴在这边什么都不缺,就想让您在老家过得舒服点。"
陈永祥还想说什么,陈思娴打断他:
"爸,时差关系,这边很晚了,我们要休息了,您保重身体,有什么需要就跟我们说。"
电话挂断,陈永祥看着手机发愣。
他想起陈思娴刚才的声音,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有活力了。
第三笔钱来得更快,五百万。
这次陈永祥没有马上打电话,而是坐在院子里想了很久。
他不懂做生意,但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
可陈思娴是他唯一的女儿,他选择相信她。
村里很快传开了陈永祥又收到巨款的消息。
县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想采访这个"迪拜女婿"的故事。
陈永祥推辞了所有采访,但还是做了件大事,捐了三百万建希望小学。
校长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陈老师,您真是大善人啊。"
陈永祥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退休金微薄,现在能为教育做点事,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可是每天夜里,他都会做同一个梦。
梦里陈思娴穿着破旧的衣服,满脸泪水地看着他,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2
春节,陈思娴回来了。
陈永祥早早就在机场等着,看到女儿从出口走出来时,他差点没认出来。
陈思娴瘦了很多,虽然穿着名牌,化着精致的妆,但眼睛里没有了以前的光彩。
陈永祥心疼地抱住女儿:"闺女,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陈思娴勉强笑笑:"爸,迪拜太热了,没什么胃口。"
回到家,陈思娴看到翻新的房子和院子,眼圈红了:"爸,家里变化真大。"
陈永祥拉着女儿的手:"这都是你和阿米尔的功劳,对了,他怎么没一起回来?"
陈思娴低下头:"他生意忙,走不开。"
吃饭时,陈永祥发现陈思娴的手腕上有几道淡淡的疤痕。
他想问,但看到女儿躲闪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晚上,父女俩坐在院子里聊天。
陈永祥试探着问:"闺女,你在那边过得好吗?阿米尔对你好吗?"
陈思娴握着茶杯,沉默了很久才说:
"爸,他对我挺好的,就是生意上的事情多,压力大。"
陈永祥看着女儿消瘦的脸庞:
"闺女,要是过得不开心,就回来吧,爸现在有钱了,养得起你。"
陈思娴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快速眨眨眼:
"爸,我很好,真的,您看,我这次还给您带了礼物。"
她打开行李箱,里面是各种保健品和几套高档衣服。
陈永祥摸着那些衣服:"这得很贵吧?"
陈思娴笑了:"爸,您现在是有钱人了,要穿好一点,村里人都看着呢。"
这个春节,陈思娴只待了五天就要走了。
临走前,她抱着陈永祥哭了很久:"爸,您要好好的,不要太操心我。"
陈永祥拍着女儿的背:
"傻孩子,爸不操心你操心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陈思娴点点头,转身上了出租车。
陈永祥站在门口,看着车子消失在村道尽头,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接下来的几年里,钱如潮水般涌来。
八百万、一千万、一千五百万...
陈永祥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
他不再问陈思娴钱的来源,因为每次问,陈思娴都是同样的回答,阿米尔生意好,投资赚钱了。
村里因为陈永祥的慷慨捐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修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希望小学盖起了新教学楼,村委会建了老年活动中心。
县里的领导都来了,说要把陈永祥的事迹当作"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型来宣传。
陈永祥坐在新盖的老年活动中心里,看着老人们下棋打牌,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王大海过来拍拍他的肩膀:
"永祥哥,你这女婿真是了不起,这些年给村里带来多大变化啊。"
陈永祥苦笑:"是啊,了不起。"
后来陈思娴寄回来的钱更多了,一次就是两千万。
陈永祥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第一次感到恐惧,这么多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找到在县城当律师的外甥刘明:
"小明,你帮我查查,迪拜那边做建材生意,真的能赚这么多钱吗?"
刘明上网查了很久,皱着眉头说:
"舅舅,迪拜确实商机多,但建材贸易的利润没这么高啊,除非是垄断了整个市场,不然不可能赚这么多。"
陈永祥心里咯噔一下:"那...会不会是做了什么违法的事?"
刘明摇头:"这个不好说,要不您直接问问表姐?"
陈永祥叹了口气,问?怎么问?
陈思娴每次都说得很含糊,他一个农村老头,又不懂什么国际贸易。
隔年春节,陈思娴终于回来了。
这次她带回来的不只是礼物,还有一个消息:
"爸,我想在县城给您买套房子,您年纪大了,住在城里看病什么的都方便。"
陈永祥摇头:"我哪都不去,就在这村里待着。"
陈思娴劝了很久,陈永祥就是不同意。
陈思娴妥协了,但还是偷偷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写的陈永祥的名字。
这次回来,陈永祥发现陈思娴变了很多。
她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
有几次陈永祥半夜起来,看到她在院子里抽烟。
陈永祥心疼地问:"闺女,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了?"
陈思娴掐灭烟头:"偶尔抽一根,解解压。"
陈永祥坐到她身边:"闺女,你到底有什么心事?跟爸说说。"
陈思娴靠在父亲肩上,像小时候那样:"爸,我就是累了,在外面久了,就想家。"
陈永祥摸着女儿的头:"累了就回来,爸养你。"
陈思娴没说话,眼泪却流了下来。
之后,陈永祥七十岁了。
村里要给他办寿宴,被他拒绝了,他只是叫了几个老朋友,简单吃了顿饭。
席间,李大爷喝多了,拉着陈永祥的手说:
"永祥,你这女婿八年了,一次都没回来过,这不太正常吧?"
王大海瞪了李大爷一眼:"你喝多了吧,人家在国外做大生意,哪有时间回来。"
李大爷还要说什么,被其他人拉走了。
陈永祥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下,是啊,八年了,阿米尔一次都没回来过。
每次视频,也只是偶尔露个脸,说几句话就走了。
晚上,陈永祥翻出陈思娴结婚时的照片。
照片上的阿米尔笑容满面,搂着陈思娴的肩膀。
可仔细看,两个人之间似乎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
他又翻出这些年陈思娴发来的照片。
大多是她一个人的,偶尔有和其他人的合影,但从来没有和阿米尔的近照。
陈永祥的心沉了下去。
他找到刘明:"小明,你能帮我查查阿米尔这个人吗?"
刘明为难地说:"舅舅,查国外的人很难的,而且就算查到了,可能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陈永祥坚持:"你就帮我查查,我要知道真相。"
一个月后,刘明带来了一些信息:
"舅舅,我通过一些渠道打听了一下,迪拜确实有不少福建人做生意,但没听说有个叫阿米尔的建材商。"
陈永祥的脸色变得苍白:"那思娴......"
刘明安慰他:"也可能是用的其他名字,毕竟在国外做生意,有时候会用当地名字。"
陈永祥知道刘明是在安慰他,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中秋节,陈思娴打来视频电话。
陈永祥装作不经意地问:
"闺女,让阿米尔也来打个招呼吧,这么多年没见,怪想的。"
陈思娴愣了一下,然后说:"他出差了,去沙特谈生意。"
陈永祥追问:"那你一个人在家?"
陈思娴点头:"嗯,习惯了。"
挂了电话,陈永祥再也坐不住了,他做了一个决定,去迪拜。
办签证比想象中容易,刘明帮忙找了旅行社,说是跟团游,实际上陈永祥打算到了就脱团。
临行前,陈永祥给陈思娴发了微信:
"闺女,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想去大医院检查检查。"
陈思娴马上打电话来:"爸,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我回去?"
陈永祥撒谎:"就是有点头晕,医生说要做个全面检查,你不用回来,我自己能行。"
陈思娴还要说什么,陈永祥打断她:"你安心在那边,我这没事。"
陈永祥踏上了去迪拜的飞机。
七十多岁的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他摸着口袋里的地址,那是陈思娴之前给他的,说是她在迪拜的家。
飞机上,邻座是个在迪拜做生意的温州人。
聊天时,陈永祥问:"迪拜那边中国人多吗?"
温州人点头:"多,特别是龙城和国际城那一带,基本都是中国人,做什么的都有,贸易、餐饮、服务业..."
陈永祥试探着问:"那边做建材生意赚钱吗?"
温州人想了想:"建材生意竞争挺激烈的,利润一般,除非有特殊渠道,不然很难做大。"
陈永祥心里又是一沉。
下了飞机,陈永祥没有跟团去酒店,而是打了出租车,把地址给司机看。
司机是个巴基斯坦人,会说几句中文:"这里,有钱人,住的地方。"
车子开了很久,终于到了一片别墅区,确实很豪华,每栋别墅都有花园和泳池。
陈永祥在门口转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保安亭。
他用蹩脚的英语加手势,问保安认不认识阿米尔。
保安摇头,调出住户名单看了半天:"不认识。"
陈永祥急了,掏出手机,翻出阿米尔的照片给保安看。
保安还是摇头。
正在陈永祥不知所措时,一个中国女人走了过来:"大爷,您找谁啊?"
陈永祥如遇救星:"我找我女婿阿米尔,他住在这里。"
女人想了想:"阿米尔?没听说过,大爷,您女儿叫什么?"
陈永祥赶紧说:"陈思娴。"
女人眼睛一亮:"陈思娴?您是陈思娴的父亲?"
陈永祥激动地点头:"是是是,你认识我女儿?"
女人笑了:"认识,当然认识,叫我刘姐就好,开美容院的,陈思娴经常来我店里。走,我带您去找她。"
3
刘姐带着陈永祥七拐八拐,来到另一片别墅区。
路上,陈永祥问:"思娴不住在刚才那个地方吗?"
刘姐犹豫了一下:"陈思娴搬家了,现在住这边。"
陈永祥又问:"那阿米尔呢?"
刘姐的表情有些奇怪:"阿米尔...大爷,这个事陈思娴没跟您说吗?"
陈永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说什么?"
刘姐叹了口气:"算了,还是让陈思娴自己跟您说吧。"
到了一栋白色别墅前,刘姐指了指:
"就是这里,陈思娴应该在家,这个时间她一般都在。"
陈永祥道了谢,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虚掩的院门。
院子里种着几棵棕榈树,有个小泳池,看起来确实是有钱人家的房子。
别墅的大门也是半开着的,里面传来说话声。
是陈思娴的声音,还有几个年轻女孩的笑声。
陈永祥走进去,看到了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