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认知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孩子教育道路的走向。就像那些能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家长,大多心里有数。
可总有一些个性强势的家长,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真实想法,一上来就凭着自己的判断给孩子规划好前程。
他们觉得这样是为孩子好,却没意识到,这样的盲目安排,很可能把孩子引上一条像“牛马”一样被动奔波的路。
“难怪华为喜欢低认知父母”,一母亲晒华为二代女儿,网友发出冷笑
有个挺有意思的传言,说华为在挑选毕业生时,有个不成文的要求,就是学生家长的认知要低。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满脸疑惑,怎么可能呢?
华为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招的都是高学历人才,按常理说,更该看重家庭能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助力,怎么会反过来要求家长认知低?
但也有人顺着这个传言往下猜,说或许华为看中的,就是低认知家庭里学生身上的“朴实”特质。
他们觉得,这类家庭的家长和学生大多没那么多复杂心思,做事踏实肯干,对工作不会挑三拣四,也愿意长期稳定地付出,甚至能接受相对辛苦的工作节奏。
简单说就是“能扛活、耐折腾”。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特质,往好处说是踏实,往坏处想,不就是大家常说的“天选牛马材料”吗?
要知道,在华为这样的大厂里,想只靠踏实肯干就往上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别说成大器了。
真正能在大厂里站稳脚跟、往更高岗位发展的人,背后往往需要家庭认知的支撑。高认知家庭的父母,大多有更开阔的眼界。
能在孩子遇到职业选择、发展瓶颈时给出合理建议,甚至能帮孩子提前看到行业趋势,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可如果家长本身认知有限,连长远规划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指望孩子有远超同龄人的格局和眼光呢?
就像最近网上一位母亲的分享,她晒出自己的女儿,还说孩子未来要做“华为二代”。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懵了,“华为二代”这种说法还是头一次听。
平时只听过“国企二代”“体制内二代”,这些身份之所以被人关注,是因为能给孩子带来更稳定的发展基础,甚至能帮家庭提升社会地位。
“华为二代”算什么呢?说到底,不就是继承了父母“华为打工人”的身份吗?
每天朝九晚五甚至加班加点,拿着固定薪资,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少网友都觉得,与其让孩子一门心思想着进华为当“二代打工人”,还不如鼓励孩子去考公考编。
起码公职岗位稳定,社会认可度高,而且真的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提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这比在企业里辛苦打工要实在得多。
可这位母亲根本听不进这些建议,不分青红皂白,执意要让女儿专心学习,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来进华为工作。
看到这里,大家难免会联想到之前“华为要求家长认知低”的传言——这不就是传言里说的“低认知家长”吗?
没有哪个家长能永远站在“不败之地”,毕竟时代变得太快,过去的经验放在现在,未必还能适用。
就像有些家长总爱用自己当年的经历来规划孩子的未来,觉得自己走过的路就是对的,却忘了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职业选择,早就和他们那时候不一样了。
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对未来的想法,可能比家长更贴合当下的趋势。家长真正该做的,是抱着开明的观念。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