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身边水域”进课堂 以创新安全教育筑牢生命防线

0
分享至

“原来常路过的水塘有1.8米深,太危险了!”“村里曾发生过溺水事故的河,以后绝不敢靠近!”9月开学季,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看着屏幕上熟悉的水域场景,发出阵阵感慨。这所学校打破传统安全教育宣讲模式,通过实地勘察危险水域、结合真实案例制作教学课件,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为学生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以往安全教育多停留在课堂说教,学生难以真正感知风险。今年6月起,该校安全办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平安镇各个村屯,对8个水库、15个池塘、7条大小河流逐一排查。他们不仅录制水域现状视频,详细记录每处水深、危险程度及是否发生过溺水事件,还搜集各地典型溺水案例视频,并融入本校曾发生的真实悲剧——2002年双河村沙坑3名学生野浴2人溺亡、2008年平安西大河2名学生落水身亡等案例,精心制作成“量身定制”的防溺水安全教育PPT。
课堂上,这些带着“家乡印记”的课件引发学生强烈共鸣。当看到自己生活村屯的池塘、常路过的河流出现在屏幕上,了解到熟悉场景背后的安全隐患,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老师讲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村,听得心里发紧,以后绝对不会私自下河游泳。”一名学生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切实提升了风险感知能力和避险自救意识,也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目前,该校已制作10期安全教育PPT及配套视频,内容不仅涵盖夏冬季防溺水,还延伸至交通安全、预防传染病、假期安全等领域。“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立国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这种“接地气”的安全教育模式,把“身边场景”教学推广到更多安全领域,持续探索更有效的安全教育路径,全力守护学生生命安全。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图片来源:舒兰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吉林日报吉林站 incentive-icons
吉林日报吉林站
关注热点新闻,展示江城形象
8453文章数 6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