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前沿的脉动与传统文化的底蕴在秋日的贵阳交相辉映。9月19日,由贵阳市委人才办、共青团贵阳市委主办的2025年“就业引航”试点高校毕业生“爽爽贵阳行”第四期活动“就业引航・金融与文化之旅”如期举行。作为活动牵头方,团市委全程发挥统筹协调、资源链接与服务保障作用,推动100名贵州财经大学学子先后走进贵阳银行与贵阳孔学堂,在现代金融与传统文脉的碰撞中明晰职业方向、厚植文化自信。
在活动筹备阶段,共青团贵阳市委精准锚定“学子需求—城市资源”匹配度,提前深入贵州财经大学沟通对接,梳理出学子对金融行业认知、职业能力要求、本土企业发展等核心诉求。基于此,共青团贵阳市委联合市委人才办设计“金融 + 文化”双场景参访方案,主动对接贵阳银行敲定人力资源答疑、营业厅实操体验等环节,联动贵阳孔学堂策划儒家文化参观等特色内容,确保活动内容直击学子痛点。
活动现场,共青团贵阳市委向贵阳银行授予“贵阳青年就业引航项目示范基地”牌匾,标志着双方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在贵阳银行总行,学子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职业探索:从总行营业厅的客户接待流程、智能柜台操作演示,到客户经理日常工作实景、绩效考核体系解析,银行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打破了大家对金融行业的固有认知。企业文化中心内的发展史料展,让学子们直观感受了本土金融机构的成长脉络与责任担当。“原来银行不只有柜员岗位,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这些方向更贴合我的专业特长!”会计学专业的同学难掩兴奋,坦言此前对金融行业认知有局限,此次参访为职业规划打开了全新思路。
最受关注的校招政策解读环节中,人力资源团队针对职业晋升路径、岗位能力需求等问题逐一回应,现场互动热烈。金融工程专业同学提出“数字化转型下银行对应届生能力的核心要求”问题,得到贵阳银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细致解答:“我们更看重兼具金融专业功底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校招中会为应届生提供定制化培养计划。”
之后的行程从现代金融转向传统文化。大巴驶入花溪区,飞檐翘角的贵阳孔学堂映入眼帘,古朴的建筑群落瞬间让学子们沉静下来。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子们循着儒家文化传承脉络,先后参观大成殿、阳明馆、孔子纪念馆等核心区域,从礼乐文化展示到阳明心学阐释,从传统道德智慧到当代文化价值,每一次讲解都让大家对本土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理解。
参访活动接近尾声,踏上返程大巴的学子们仍在热烈交流。“上午学的金融行业干货,下午悟的传统文化道理,这趟旅程比专业课收获更立体。”“贵阳既有这么优质的就业平台,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毕业后留在贵阳发展的想法更坚定了。”学子们的热议,正是对本次活动初心的生动回应。
据了解,本次活动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城市发展需要,团市委通过“前期需求调研—中期资源链接—现场精细服务—后期效果跟进”的全链条工作体系,让“金融 + 文化”的双场景参访模式落地见效。活动既为学子们搭建了了解本土重点企业的桥梁,也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后续我们将持续发挥纽带作用,联动更多优质企业与文化场馆,让更多高校学子感受贵阳的发展活力与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才扎根筑城、共谋发展。”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祝冉 责编/谢茜 审核/王营 终审/谢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