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视财经 高山
编辑 | 西贝
近期,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特电子”)冲击创业板上市的进程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据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数据,其于2025年6月23日被受理,7月9日进入问询阶段,拟募资8.5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自1998年成立以来,高特电子在储能控制系统领域逐步崭露头角,特别是近五年,其估值迅猛增长,成为行业焦点。
作为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领域的领先企业,高特电子若成功上市,将成为A股首家纯正储能BMS企业,填补该细分领域资本化空白。然而,其IPO之路仍充满不确定因素。
关联交易疑云
高特电子与主要股东及第一大客户阿特斯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起,高特电子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银杏谷资本、士兰创投、阿特斯投资、华强资本等行业知名机构。2021年9月,阿特斯通过旗下投资平台“阿特斯投资”参与高特电子A轮融资,截至2025年6月,持有其约1.37%的股份。双方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领域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高特电子为阿特斯提供储能系统的BMS产品与解决方案。
从业务数据来看,高特电子与阿特斯的合作对其营收影响显著。根据高特电子2025年6月披露的招股书,2024年公司对阿特斯的销售收入为6,049.7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6.58%。在2024年前五大客户中,阿特斯位列首位,销售额为4.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41%。
随着双方交易金额的持续扩大,阿特斯兼具股东(通过阿特斯投资持股约1.37%)与大客户的双重身份,引发了市场对其关联交易公允性的关注。
在储能行业价格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高特电子对阿特斯的销售额显著增长,这种态势与行业整体情况存在差异,引发了外界对其关联交易是否完全遵循独立商业原则的讨论。
此外,据中金在线报道,高特电子在IPO报告期内,还曾向关联方高溢价出售亏损子公司万智微的股权。
2022年年底,高特电子将全资子公司万智微100%股权转让予慧众聚能、贵源控股和徐剑虹,而这三方均为高特电子关联方。当时股权转让作价500万元,而万智微账面净资产仅84.88万元,高特电子借此获得415.12万元投资收益,占当年利润总额的6.52% 。然而到了2024年,万智微净亏损高达1334.78万元,净资产变为 - 1048.65万元 。这一操作被不少网友质疑成IPO前“业绩化妆”行为,旨在美化财务报表,提升上市成功率。
研发费用之惑
在招股书中,高特电子着重强调自身的“科技属性”。从披露数据来看,2022 - 2024年,高特电子研发费用分别为2388.62万元、3863.89万元和6377.8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91%、4.96%和6.94% ;同期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66人、152人和18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8.33%、35.43%和34.14% ,三年间研发人员数量翻倍增长。
尽管高特电子在研发投入和人员增长上表现突出,然而研发投入产出比却存在疑问。公司研发费用的增长是否切实转化为技术成果与市场竞争力,值得探究。从行业竞争格局看,虽然高特电子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但面对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强劲对手,技术优势并不显著。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来看,高特电子截至报告期末虽已取得境内有效发明专利53项、境外专利8项、境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45项 ,但在专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及专利技术的行业领先程度上,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与市场验证。
再看研发费用构成,主要为职工薪酬、材料费等。职工薪酬占比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但也引发疑问:如此高额的人力投入,是否真正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材料费用与研发项目的匹配度如何?这些都有待公司进一步说明。同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相比,高特电子在某些年份的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均值,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这与高特电子在招股书中强调的“科技属性”和大力投入研发的表述形成反差,也让外界对其研发投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存疑。
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示网查得,2021 - 2024年公司社保缴纳人员分别为170、228、356、543人 ,人员增长速度较快,反映出公司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张,这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呼应,也使得研发费用增长是否合理的问题更加引人关注。若将高特电子2024年扣非净利润6866万元作为参考,若按照行业均值对人均研发薪酬进行回调,经估算利润抬升空间可达1500 - 2000万元,占比约25% 。高特电子未来需提供更详实的资料,如研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明细、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案例等,以回应外界对其研发情况的质疑。
监管与市场的审视
尽管高特电子身处热门的储能赛道,近年来发展迅速,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 ,且满足创业板“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上市标准 ,但上述关联交易和研发费用争议,或成为其IPO进程中阻碍。
当前,监管机构对拟上市企业的审核愈发严格,尤其是在科技成色、关联交易公允性和财务真实性等方面。毕竟,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企业真实、透明的信息披露和规范的经营行为。对于高特电子而言,如何化解这些质疑,将是其未来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严峻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