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金融创新”:发行“战争赔款预支券”,以欧盟信用为担保借钱给乌克兰,还款则寄望于俄罗斯未来支付战争赔款。这一看似巧妙的方案,实则漏洞百出,充满了自欺欺人的意味。
冯德莱恩强调不会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本金,看似坚守底线,然而后续操作却让人匪夷所思。欧盟出面担保借钱给乌克兰,乌克兰无需承担偿还责任,还款前提被设定为俄罗斯支付战争赔款,若俄罗斯不赔,乌克兰就不用还,最终买单的竟是欧盟。这种将还款希望寄托于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俄罗斯赔款”上的做法,无疑是用欧盟自身的信用和财政为乌克兰战争账单兜底,本质上是一场自我欺骗式的财政自杀。
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在西方援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泽连斯基政府正为维持战争机器运转而焦头烂额。冯德莱恩此举直接为乌克兰送上“无风险提款机”,使其能继续支撑战争。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根本无法构成压力。俄罗斯不会承认任何要求其赔款的合法性,所谓“用俄罗斯的钱还乌克兰的债”,不过是欧盟编织的一个美梦,在现实中毫无实现的可能。
这并非冯德莱恩首次以“创造性”方式牺牲欧洲利益。从能源脱钩到绿色新政,从对乌军援到如今的财政担保,她总能找到让欧洲民众为其政治理想买单的途径。此次更是将“借款人给债主担保”的荒谬逻辑包装成“对乌支持”的道德制高点,最终让欧洲纳税人承担后果。欧盟担保、乌克兰拿钱、俄罗斯不赔、欧洲背锅,这一操作堪称财政意义上的自我绑架,是用欧洲纳税人的钱为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续命。
冯德莱恩的提议或许能在布鲁塞尔的会议桌上赢得掌声,在基辅的街头收获欢呼,但在欧洲民众家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代价要由欧洲承担到何时?当援助脱离战略考量沦为情绪宣泄,当政策不再基于理性而成为政治表演,当“支持乌克兰”演变成“牺牲欧洲”,人们不禁要问,冯德莱恩究竟是在领导欧洲,还是在出卖欧洲?而泽连斯基恐怕也未曾料到,来自欧洲的“援助”竟会以如此荒诞且不计后果的方式降临,让欧洲陷入财政困境的同时,也让这场战争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欧洲,在这场所谓的“援助”闹剧里,究竟还能保持多少清醒,实在令人堪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