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尼克松说:美国原子弹可以毁灭地球十次,周总理的回答让其语塞

0
分享至

1972年2月,北京,一个寒意未尽的早春。在长达二十余年隔绝之后,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带着全球瞩目的目光,历史性地踏上了我国的土地。

他所面对的,是我国总理周恩来,一位以其卓越的外交智慧、高尚风范与钢铁意志闻名于世的东方智者。

两国之间横亘着深不见底的意识形态鸿沟,以及盘根错节的复杂问题,其中,我国台湾省的地位问题犹如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在谈判桌上激起层层波澜。



尼克松总统试图通过展示其军事霸权,迫使我国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面对这股扑面而来的强大压迫,面对这关乎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挑衅,一向沉稳的周恩来总理,将用何等非凡的言语,才能让那位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瞬间语塞,无言以对呢?



时局变幻,破冰之旅的缘起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全球政治格局正经历深刻而复杂的重构。

彼时,冷战的阴霾笼罩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激烈对抗,双方的意识形态冲突与地缘战略博弈达到了顶点。



与此同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经济与社会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而我国,经历了中苏关系破裂,与苏联的紧张态势日益加剧,边境地区摩擦不断,这使得我国的国际环境面临多重挑战。

长期以来,美国对我国采取孤立与遏制政策,两国之间隔绝了二十多年,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往来,使得彼此了解甚少。



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上任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有效制衡苏联,摆脱越南战争困境,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不能缺少我国这一重要棋子。

尽管尼克松过往政治生涯中曾是坚定的反共立场代表,但他秉持实用主义的“现实政治”原则,开始寻求与我国改善关系。他曾公开表示,长期将拥有众多人口的我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是不明智的。



我国也审时度势,敏锐捕捉到国际风向的变化。

在毛主席的战略指引下,我国开始探索与美国接触的可能性。一场看似不经意的体育赛事,却成为了打破坚冰的契机。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两国运动员的偶然相遇与友好交流,为“乒乓外交”拉开了序幕。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向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赠送杭州织锦,这一举动被媒体捕捉,成为轰动国际的佳话。毛主席随即作出重要决策,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美国乒乓球队的到访,是自我国成立以来首批获准进入我国境内的美国人。他们在中国看到的景象,与此前西方宣传的形象大相径庭,友善朴实的人民、安定有序的社会,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伴随着中美关系解冻的信号,一股对东方古国的好奇心迅速在美国社会蔓延开来,被形象地称为“中国热”。

从1971年5月起,直至1972年2月初,短短九个月光景里,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我国上海,这座当时在西方人眼中仍显神秘的国际都市,陆续敞开大门,迎接了超过百位来自美国的特殊来客。



他们之中,有钻研生命科学的教授高尔斯顿与西格纳、生物学家沃尔德,他们此行旨在探索我国科学发展之貌;有心系病患的罗森夫妇和赛尔德夫妇等医务人员,渴望展开医疗领域的交流。

而新闻界也未缺席这场历史性变革的记录,包括《纽约时报》的副社长赖斯顿夫妇及其编辑主任托平,以及《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基特利夫妇,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向世界传递我国的声音。

此外,还有像格兰尼奇夫妇这样的普通美国友人,以及由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美籍成员组成的友好访问团,甚至包括立场相对激进的美国革命联盟代表团,以及关注中美新政策的访华团,各方背景迥异,却都共同汇聚在我国的土地上。



惊心动魄的核武交锋

1972年2月21日,历史性的时刻降临,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情迎接。

尤其是在我国台湾省问题上,双方立场存在巨大差异,成为横亘在两国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谈判期间,周恩来总理就我国台湾省主权问题,始终坚持一个我国的原则,寸步不让。

他明确指出,台湾省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尼克松总统仍试图为美国继续充当我国台湾省的所谓“保护伞”角色寻找空间,希望维持美国在台的军事存在。

在谈判过程中,尼克松总统曾多次试图通过外交技巧来模糊焦点,甚至提出采取一种折中方案,即在公报中对敏感问题采取含糊其辞的表述,暂时搁置矛盾。

他认为,在遇到棘手且难以短期解决的问题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谈判陷入僵局。

但是,周总理对此提议给予了严词拒绝。他指出,如果我国接受这样的建议,那将是对两国人民的欺骗,更是对我们自己原则的背叛。



随着谈判的深入,气氛一度变得紧张。据一些历史记载,在一次讨论中,尼克松总统为了给我国施加压力,甚至不惜祭出核武器这一敏感话题。

他带着一丝傲慢,直言不讳地说道:“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足以毁灭地球十几次。”

这句话无疑是赤裸裸的核威胁,意图通过炫耀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我国在台湾省等核心问题上作出让步。

面对这种极具挑衅意味的言辞,周恩来总理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或惊慌。他沉稳地回应道:“我国拥有的核武器不多,但是也够毁灭地球一次!”

周总理的回答清晰地传达出,核战争一旦爆发,无论毁灭地球十次还是仅一次,其结果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都是毁灭性的。



因此,核武器的威慑力并非单纯取决于其数量,而在于其足以造成巨大破坏的绝对能力。

这种直击本质的回答,瞬间让尼克松总统语塞,一时之间,他找不到任何可以继续进行炫耀或施压的言辞。

根据资料记载,尼克松似乎还曾进一步质疑我国导弹的精度,认为我国的核打击能力不足。

周总理则轻描淡写地回应:“原子弹不需要打准。”这种举重若轻的回答,使得美方代表团再也无法以核优势作为谈判筹码。

正是周总理这种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坚定立场和超凡智慧,使得我国在谈判桌上始终掌握主动权,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与民族尊严。



历史进程与时代回响

经过数日的艰苦磋商与激烈交锋,中美两国最终达成了一项历史性文件——《中美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上海公报》。

《上海公报》是一份极具智慧的外交文献,它以“求同存异”的精神,坦率地阐明了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上的根本区别,但同时强调,双方同意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公报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都希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反对任何国家在此地区建立霸权。



在最为关键的我国台湾省问题上,《上海公报》作出了重要表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同时,美国还确认了从我国台湾省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并承诺将随着该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而逐步减少其在台的军事存在。



尼克松总统在我国的七天访问结束后,中美关系开启了正常化的进程。

此后,两国间的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从文化、科技到贸易,各个领域的合作逐步展开。

作为此次历史性访问的象征,我国赠送给美国人民一对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开启了著名的“熊猫外交”。



尼克松总统回国后,面临的是国内政治的巨大风波。

1974年,他因“水门事件”的冲击,被迫辞去总统职务,政治生涯黯然落幕。

但即便在晚年,尼克松也曾多次提及中国之行,认为这是他任内最重大的外交成就之一。他观察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曾表示我国的潜力超乎他的想象。



我国总理周恩来,一直致力于国家建设和外交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尼克松访华后的几年里,他虽然身患重病,依然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为国家操劳,为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1976年,周总理与世长辞,全国人民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中美关系的破冰,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立,更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周恩来总理在谈判桌上那句掷地有声的回应,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尊严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成为了我国外交史上永恒的经典瞬间。

参考资料:中美竞合︱何必僵着呢:从美国解密档案看尼克松访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旺旺旺 incentive-icons
文史旺旺旺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
5437文章数 452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