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通讯员 孔雪 张倩雯
魏家庄街道地处济南市市中区北部核心区域,辖区内商业与住宅交融、文化主题多元、群众需求多样,具有独特的地理与人文优势。今年以来,魏家庄街道紧紧围绕“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这一根本宗旨,将“艺术市中”建设作为推动基层文化治理的核心引擎,以品牌塑形、阵地筑基、资源赋能和力量协同“四位一体”为抓手,形成了品牌引领、阵地支撑、力量协同、资源整合的良性发展格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深耕品牌矩阵
构建文艺治理新引擎
魏家庄街道着力构建“1+4+N”文艺服务体系,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融合非遗、睦邻文化等元素,联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推出N类文艺服务项目,实现文艺产品与服务的精准投放和有效覆盖。扎实推进“一社一品”工程,在各社区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如“多彩麟祥·文化院”“同生·幸福里”等,不仅实现了“一社区一特色”,更形成了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社区文化生态。培育四大文艺子品牌,“非同‘遗’般”聚焦非遗传承与创新,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非遗展览和体验活动;“魏语新声”关注现代表达与群众文艺创作,组织朗诵、写作、戏剧工作坊;“‘就’在魏家‘职’等你来”则结合就业创业服务,将文艺技能培训与职业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这些品牌彼此呼应、互为支撑,形成了文艺服务精准送达、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治理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魏家庄街道还依托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积极打造国际化文艺共享社区,通过举办中外文化沙龙、国际美食节、多语言读书会等活动,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特别在传统节日期间,邀请国际友人参与中医药文化体验、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惠民活动,既增强了国际友人的社区归属感,也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筑巢多维阵地
打造公共文化新高地
魏家庄街道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完善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和效能,通过对麟祥街、同生里社区及民康里街区进行空间改造与功能升级,用好社区闲置地,创新打造四大类文化阵地,构建16个“嵌入式”文艺服务空间,创作2处主题彩绘墙,展示“民康花房”创意景观,形成覆盖全面、功能互补的文化网络。
一是社区文艺服务综合体建设。魏家庄街道采用“合伙人+基金池+服务网”运营模式,引入“知之书房”“七米瑜伽”“泉城书房”等优质社会资源,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声乐、插花等50余类公益课程。成立“不悟正夜”青年夜校联盟,定期开展即兴欢唱夜、剧本杀体验、职场沙龙等活动,实现文艺服务的全时段、精准化供给。
二是中医康养文化阵地建设。魏家庄街道与百年老字号宏济堂深度合作,打造社区中医馆,推出“五位一体”智慧医养服务,包括中医诊疗、康复理疗、药膳养生、健康管理和文化传播五大功能,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八段锦教学、穴位保健培训等活动,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三是新就业群体文化驿站建设。魏家庄街道创新打造全市首个三方运营、365天×18小时持续开放的泉新泉驿服务驿站,聚焦新就业群体“身体、车辆、精神、成长”提供四大供给,开通“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两条热线。随着驿站人气的提升,服务的升级,小哥们自发组建“魏新蜂”志愿服务队,化身“移动网格员”和“群众代办员”,为社区提供“爱心跑腿”“免费送餐”等80余项公益服务,文化成了凝聚新兴群体的“隐形纽带”。
四是文艺创业平台建设。魏家庄街道依托非遗产业、新业态就业、社企联盟三大就业创业平台,以及万达商圈“就业超市”,为待就业人员提供“微就业”课堂和技能培训,如皮影制作、面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教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
凝聚文艺力量
绘就幸福共同体图景
魏家庄街道注重挖掘和整合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艺力量体系。
在非遗传承创新方面,魏家庄街道精心打造“非遗+”特色场景,引入“皮影剧场”“面塑工坊”等传统项目。通过“非遗+节庆”“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创新形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在社区能人培育方面,魏家庄街道深入挖掘辖区老党员、老干部等社区骨干,建立“社区文化人才库”,孵化培育了“魏家艺术团”“麟祥书画社”“永庆合唱团”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团队20余支,定期举办“黄河大集”“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实现社区文化活动从零散开展到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型升级。
在专业力量引入方面,魏家庄街道联合辖区“蓝天救援队”合作,定期开展防溺水、抗震避险、火灾逃生等专业培训及宣传教育活动;链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健康讲座和爱心义诊;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健康素养和法治观念。
聚能资源禀赋
激活文化传承新动能
魏家庄街道打造三大文化服务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商圈联动方面,魏家庄街道首创“居民点单-社区派单-企业接单”服务模式,整合万达广场、融汇老商埠等商圈资源,成功举办“商圈文化季”“非遗购物节”“时尚艺术展”等特色活动。同时鼓励商圈企业认领社区文化项目,形成“文化共建、利益共享”的良性机制。在资源开发方面,依托曲山艺海博物馆、济南老商埠历史文化区等文化地标,开展“旅游+研学”活动,设计文化寻访路线,开发文创产品。挖掘辖区老建筑、老故事、老传统,举办“老城新生”摄影展,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校地合作方面,魏家庄街道与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成立“好young创未来”志愿服务队,开展编程培训、智慧助老、艺术辅导等服务;联合辖区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我是小小传承人”等活动,推动了文化服务的专业化、高品质发展。
下一步,魏家庄街道将继续围绕“艺术市中 韵动之城”目标,努力点亮文化强区的艺术之眼,为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