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各位老师:
大家好!金秋时节,孩子们已重返校园,9月份以后,诺如病毒悄然进入流行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其引发的急性病毒性肠炎俗称"冬季呕吐病"。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有效抵御这批“病毒大军”呢?
一篇您和孩子都该知道的健康指南☟☟☟
一、诺如病毒具有哪些特性?
诺如病毒作为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具备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75%酒精和免洗洗手液对它无效!这使得诺如病毒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中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二、哪些人群更易被感染?
所有人都可能感染,但以下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加重、风险更高,需格外警惕:
1. 住校生:集体宿舍生活需共用卫生间、洗漱间,密切接触的环境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2. 低年级小学生: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习惯用手探索世界且喜爱聚集玩耍,是易感人群。
3. 体质特殊的同学:如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脱水或其他并发症。
三、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有哪些?
学校与托幼机构(最为常见的高发场所)、养老院、医疗机构及其他集体单位或场所。诺如病毒在人群聚集的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四、诺如病毒究竟是如何侵入我们身体的?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粪便和呕吐物污染手部、食物或物品,不慎经口摄入即可致病!同时,患者呕吐物及粪便若处理不当可形成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存在吸入感染的风险!
五、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诺如病毒后,儿童和学生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常伴有腹泻、恶心和腹痛;成人则以腹泻为主。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寒战或肌肉疼痛等症状,通常持续2至3天。
六、聚焦核心环节 ——如何有效预防?
谨记:勤洗手、吃熟食、喝温开!牢记“五要五不要”!
“五要”: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海产鱼虾要熟透;
3.生熟加工要分开;
4.居室环境要卫生;
5.出现症状要就医。
“五不要”:
1.生水未煮沸不要饮用;
2.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和蔬菜;
3.病人不要为他人处理食品;
4.无证餐饮场所不要前往;
5.无防护状态下不要接触患者呕吐物及其污染物。
手部清洁至关重要!务必在饭前、便后、准备食物前以及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按“七步洗手法”搓揉双手至少20秒,特别是仔细清洁指(甲)缝、掌心、手背等部位。这是预防疾病既简单又重要的关键举措。
重要提醒: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请务必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
七、家校联动,守护健康!
学校:加强学校重点区域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强化学生健康知识教育。
家庭:家长需在家中督促孩子培养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良好卫生习惯。
家校:双方需共同重视饮食卫生与环境清洁工作,对出现症状者及时采取居家隔离,并对涉及环境采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处置,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
通过家校紧密协作,能显著降低"诺如"等微生物的感染风险,为孩子们打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携手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
芦山县疾控中心 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