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妇杨宝花的丈夫王永来被同村村民孙运省用羊角锤打成轻伤二级(司法鉴定结果)。2025年6月3日,临沂经开区法院一审判决:孙运省仅被判处拘役三个月、赔偿2.54万元。
杨宝花认为量刑过轻(尤其持械伤人未从重处罚),于6月前往法院执行大厅找承办法官于某某理论。
杨宝花质问法官:“为什么判这么轻?如果是你丈夫被打,你会这样判吗?”并称“谁这么判决,谁就没有良心”。她承认因情绪激动嗓门大、扰乱秩序,但否认侮辱谩骂法官。
法院当天以“侮辱谩骂工作人员,妨碍刑事诉讼”为由,处以罚款10万元+拘留15日。其女次日缴纳罚款,杨宝花结束拘留。
杨宝花在6月19日拘留完成后,于6月23日申请复议,但法院以“超期3日”为由拒绝。
舆论普遍认为,法院此举暴露权力滥用与双重标准:
对施暴者量刑偏轻(持械伤人法定刑期通常6个月以上,实际仅判3个月);对质疑者却用“顶格处罚”压制,将执行申诉混淆为庭审扰乱。
网友调侃:“打人赔2万,骂人罚10万”。
类比案例显示,本案处罚明显畸重:2023年江苏一男子辱骂法官半小时被罚500元;2024年河南83岁老太辱骂法官3小时罚1万元。
事件启示:
司法权威应源于公正裁判和程序正义,而非以严惩立威。若执法者自身法律适用错误,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将严重受损。
权力需受约束:司法机关须恪守法律边界,避免将“维护威严”异化为“压制质疑”。
救济渠道待畅通:基层民众法律知识匮乏,法院应完善判后答疑机制,而非将情绪表达直接定性为违法。
纠错机制关键:上级法院需介入审查,若处罚确有错误,应退还罚款、追责责任人,以行动修复公信力。
“法官的尊严在法槌落下时已彰显于判决,而非靠罚单维系。”
此案终将沉淀为一块界碑,丈量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也丈量社会对正义的最低期待。
9月19日,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情况通报:
近日,关于网上帖文反映“山东临沂一法院作出十万元罚款,适用法律错误”事件,引发关注。我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核查工作。经审查,在对杨某花处以拘留处罚决定的同时,又对其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适用法律错误,须予以纠正。
目前,我院已撤销对杨某花的罚款决定,将10万元罚款及利息退还,并向当事人诚恳道歉。同时将继续深入调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