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浏览手机到深夜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近日,瑞士《眼动研究杂志》刊登的印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智能手机1小时,眨眼频率就会降低,进而造成眼疲劳。在多种手机操作中,滚动浏览社交媒体最伤眼。
浏览社交媒体最伤眼
为更好地了解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对视觉的影响,印度一家科学技术研究院招募了30名年轻参试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通过新开发的便携式眼部监测系统及红外摄像头,跟踪参试者眼疲劳的实时测量值,如眨眼频率、眨眼间隔和瞳孔直径等。
试验过程中,参试者坐在不可调节的办公椅上,与手机保持固定距离,分别阅读电子书、观看视频或刷社交媒体各1个小时。记录结果显示,滚动浏览社交媒体会导致最严重的眼疲劳;与阅读电子书或观看视频相比,浏览社交媒体时瞳孔扩张幅度最大。研究还发现,使用智能手机1小时后,眨眼频率降低54%~61%,眨眼间隔增加39%~42%。这意味着眼睛睁开的时间更长,更易感到疲劳。
研究人员认为,浏览社交媒体时,其内容和屏幕亮度的不断变化是导致更严重眼疲劳的关键。建议大众在尽量减少屏幕时间的同时,着重控制浏览社交媒体的时长。
电子产品单次使用别超20分钟
为什么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每日邮报》网站曾刊登文章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依赖电子设备,视力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就像重复性的动作可能伤到手腕一样,长时间看着屏幕可能让眼部肌肉疲劳。注视着屏幕的时候,眼睛的晶状体要经常微调,而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增加复杂程度,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以保持视线清晰。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不合适,使眼睛得加倍努力去聚焦。
美国《好管家》杂志刊出了多位美国眼科专家总结出的毁眼行为,其中一个就是盯着屏幕看。正常情况下,一分钟的眨眼次数为12~15次。如果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眨眼的次数会明显减少,极容易导致眼睛干涩、疲劳、近视等多种眼疾。因此,使用电脑、看电视及看手机时都应该经常抬头眺望远方,让眼睛得到休息。
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曾发布《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建议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保护眼睛,望远是最重要的。
屏幕不仅伤眼,还影响心理健康。一项针对40多万青少年的全球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会影响身心健康。
做到7点有助护眼
美国眼科学会指出,绝大多数视力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做到以下7点可以保护视力:
1.戴墨镜,甚至在阴天。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刺”伤眼,增加白内障、黄斑变性、眼部赘生物生长以及某种少见眼部肿瘤等的罹患风险。
2.常运动,经常规律运动可以预防一些严重眼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发现,每日在户外多活动40分钟,有助于儿童预防近视。
3.戒烟,吸烟会增加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病的罹患风险。二手烟还会加重干眼症。
4.工作和休闲时要注意护眼,该戴护目镜就戴上。
5.眼睛疲劳要提防,谨记“20-20-20”规则。电脑、手机、电视,这些屏幕每天都会牢牢地“抓住”很多人的眼睛,常常让人忘记眨眼,从而让眼睛疲劳。这时要记住“20-20-20”规则,即每隔20分钟,视线从屏幕上移开,看向前方20英尺(约6米)处20秒。眼睛疲劳不会直接损害视力,但如果眼睛持续疲劳,就会出问题,比如可能会得干眼症、老花眼等。
6.隐形眼镜护理要做好,如果睡觉、淋浴和游泳时戴隐形眼镜,会增加潜在的致盲性眼部感染风险。
7.了解家族史,某些眼疾是可以遗传的,如果家里有人得了青光眼,那么自己得青光眼的风险就会增加4~9倍。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