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连平县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暨忠信花灯技艺创新提升班在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举行,此次培训面向河源市连平县非遗业务骨干和传承人,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和实操教学等方式展开,旨在提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责任担当意识和传承实践能力,同时打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忠信花灯”文化品牌,扩大非遗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
南都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由连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连平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镇分馆承办。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杨立副研究馆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相关问题”作专题授课,从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问题、非遗衍生品开发及非遗有关词汇表述等多维度、多视角,全面阐释了新时代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相关问题,极大增强了传承人群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杨立副研究馆员作专题授课。
“非遗不能停留在作坊里,还可以走进景区、走进生活。”古法造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在《文旅融合经典案例分析与实例分享》专题讲座中指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活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他结合自身多年产业化实践,系统剖析了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从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与体验设计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建议,鼓励传承人拓宽思路,推动非遗项目实现体验化、场景化转型,现场互动踊跃,学习氛围热烈。
古法造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作专题讲座。
在忠信花灯技艺创新提升班上,特邀广州航海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郭亚东进行《民间艺术传统纹样及色彩》专题讲座。郭教授从美学理论与文化符号学角度,系统讲解传统纹样的演变与审美特征,并针对忠信花灯的艺术特点提出创新建议。
广州航海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郭亚东作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随即转入木刻年画实操环节。在郭亚东教授的指导下,学员们参与了从描版、印刷的全流程实践。这场沉浸式教学不仅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工艺实操水平,更激发了他们创作出一批融合传统技法与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麦瑞聪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