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思考,本土化共情。
刚刚落幕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iPhone17系列的发布引爆网络,大家对其外观,性能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新机评价褒贬不一,却有一处微小改动赢得广泛好评:苹果AirPods中国区续航文案从“朝九晚五”悄然变为为“从早到晚”,这一调整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苹果跨越文化差异、精准捕捉用户情绪的一次细腻对话。
它超越单纯的字面翻译,折射出全球品牌本土化运营的深层逻辑:真正的国际化,不在于产品统一,而在于对人深刻的理解与共情。
发布会之后:藏在文案里的“本土化觉醒”
每年的苹果发布会都是科技界的“超级碗”,关注度堪称现象级。据知微事见,今年秋季发布会事件的影响力指数84.3,超过98%的事件,全网声量超559w篇,再度印证了苹果作为行业标杆的议题统治力。
但真正耐人寻味的,并非舞台上的聚光灯,而是落地时的微调。很少有人注意到,同一场全球直播的科技盛宴,在不同市场悄然上演着不同的番外篇——例如,中国区AirPods Pro 3的续航文案,没有沿用全球版本的“They’re workin’ 9 to 5”,而是改为更贴近本土语境的“从早到晚”甚至“加加班也没问题”。这一措辞变化迅速引爆社交媒体—— 话题 加加班也没问题# 冲上热搜。
看似只是一行字的差异,背后却是苹果对中国职场文化的敏锐反应——它捕捉到的,远不止功能,更是一种集体情绪。
从“功能说”到“情绪懂”
苹果的本土化调整,从来不是随机修改,而是围绕“功能适配需求、情绪对接场景”两大核心展开,在AirPods中国区文案绑定“加班”场景的决策中尤为明显,背后体现的是对用户心理与职场现实的敏锐捕捉:
01
规避认知偏差
若沿用“朝九晚五”,可能让中国用户产生对续航的错误认知,而“从早到晚”的模糊表述,既涵盖常规工作时长,又暗含加班场景,适配不同用户的工作节奏。
02
唤醒身份认同
本土化文案精准戳中打工人日常,将冰冷的续航参数与日常的工作场景建立联系,让用户感受到共鸣,更有一种品牌懂我的亲切感。
03
贴合消费心理
用户在购买高端数码产品时,不仅关注功能,更在意品牌是否融入本地生活,一句更符合本土特征的文案,比标准化的文案更能减少用户与品牌距离。
而这次不是苹果第一次根据国情调整宣传策略,在苹果发布会结束后,韩国区官网在iPhone17宣传页海报上,删除了“捏”这一在韩国代表贬低意思的动作,从源头上避免了文化不尊重的负面争议,降低了舆论风险,也让用户感受到品牌并非“全球一套模板”,进而增进品牌好感度。
用户视角的“品牌懂我”
苹果的这些微调,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共鸣,网友们对此事进行了激烈讨论,其中多数评论表示对AirPods产品和对苹果本土化的认可,少数网友对996工作表达了无奈。
网友们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社会主义名嘴:我前几天还在嘲笑韩国,回旋镖来了,不过苹果这样个性化设定确实很不错
@小夫i_i可达鸭 :算是最具有 zz 敏感性的公司了
@Soul_Fantasy:确实好严谨 中国写朝九晚五 那就得被喷死
@lhs那一束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痛点是吧 哈哈哈哈
@奔跑的十三orz :从早忙到晚,加加班也没问题,这个贴心的有点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声音都停留在调侃。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期待:品牌能否在更深层面,比如产品设计、服务流程、售后支持等环节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而不仅仅是文案层面的调整。
结语
尽管新一代iPhone的引发不同评价,但AirPods一句“从早到晚”的文案调整,却成为最受认可的一处细节。它再次印证:苹果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止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对用户深切的洞察与共情。从功能宣传到情感联结,从标准化输出到本土化表达,苹果并未声张所谓战略,却借细微之处精准触达了用户真实生活。
毕竟,再先进的技术、再强大的功能,只有读懂用户,才能真正打动用户——这或许是苹果本土化操作给所有跨国品牌的最重要启示。
如需各行业相关分析报告或咨询服务,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营销、公关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源:苹果AirPods Pro 3中国官网截图
知微舆论场
知微事见
知微危机案例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